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后园观梅简洪景伯

标题包含
后园观梅简洪景伯
扶藜点检后园梅,小雨沾滋第一回。 宾客正愁花有语,拾遗只恐老相催。 关心故国赏心处,爱酒暮年疏酒杯。 待得山宫千树白,与君骑马入青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悠闲地走到后花园,欣赏那初开的梅花,小雨滋润着大地,为它们带来勃勃生机。周围的宾客们都因花儿的话语而感到欢喜,我担心的是时间的老去,提醒我要抓紧欣赏。心中挂念故乡的美好风光,晚年虽疏于饮酒却仍钟情美酒。等到山间的梅花全部盛开之时,我将与你一同骑马穿越那满地青苔,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扶藜:藜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扶藜表示作者拿着杖藜前往后园。 2. 小雨沾滋:指蒙蒙细雨滋润着花朵。 3. 第一回:这是第一次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梅花。 4. 拾遗:指唐代诗人杜甫,他在晚年做拾遗官职,诗歌创作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 5. 老相催:意味着时光飞逝,人们逐渐老去。 6. 故国:即故乡。 7. 赏心处:指令人心情愉悦的地方。 8. 爱酒暮年:到了晚年依然喜欢饮酒。 9. 疏酒杯:指饮酒的次数渐渐减少。 10. 山宫:可能是指山中寺庙或者宫殿。 11. 白:这里指梅花的盛开。 12. 青苔:指长满苔藓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诗人曾惇在后园观赏梅花时的情景与心境。首句“扶藜点检后园梅”描绘出诗人手拄藜杖漫步于后园,仔细欣赏梅花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关注与珍视。接着,“小雨沾滋第一回”表现出在绵绵细雨中,梅花经受滋润,绽放生机,突显了梅花的坚韧与生命力。 接下来,“宾客正愁花有语”和“拾遗只恐老相催”两句则表达出诗人的忧思。一方面,他忧虑花朵短暂的花期,仿佛听到花儿诉说自己的凋零;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年迈体衰,无法抓住眼前的美好时光。这种忧思既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又彰显出对生命的感慨。 紧接着的“关心故国赏心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爱酒暮年疏酒杯”则透露出游历在外、年华已老的诗人渴望与朋友分享饮酒之乐,体现出游子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设想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和友人一起骑马穿越满山梅花覆盖的青苔小路。这一场景描绘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感情深沉,富有哲理,体现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078年,曾惇在江南水乡的后花园观赏盛开的梅花。此时,他的好友洪景伯也在场,他们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梅花,并决定以此为主题进行诗赋创作。这是他们友谊的见证,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时的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农民起义。然而,这并未影响到曾惇与洪景伯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曾惇与洪景伯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受到了苏轼等著名文人的赞誉。他们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后世研究北宋文学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