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伯宠示劝农新什
奉诏东郊宣主恩,如云和气蔼生春。
仙舟偶共元礼载,宫舍仍依王翰邻。
忽有清诗惊老眼,惭无惠化及斯人。
半生不分微官缚,早晚故溪归钓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奉皇帝的命令去东郊传达皇上的恩典,和煦的气氛如同春天的云彩。
偶然间与元礼共同乘坐仙舟,宫殿的房子紧靠着王翰的住所。
忽然有一首清新的诗歌让我眼前一亮,遗憾的是我无法用仁爱感化这些人。
半生都被小官所束缚,期望早一点回到故乡的溪流边钓鱼。
去完善
释义
1. 奉诏:接受皇帝下达的命令或指示。
2. 东郊:古代在春季举行祭祀、劝农等活动的东方地区。
3. 宣主恩:宣扬皇帝的恩典。
4. 如云和气:形容众多的人和气的气氛。
5. 蔼生春:使春天充满生气。
6. 仙舟:指皇帝出行时乘坐的龙舟。
7. 元礼载:典出汉代元礼与李膺等人在洛阳龙门山的往事,此处借指陪同官员。
8. 宫舍:皇宫内的房舍。
9. 王翰邻:借用唐代诗人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等人豪爽友情的故事,此处借指附近的友人。
10. 忽有清诗:忽然收到朋友清新的诗歌作品。
11. 惊老眼:惊讶于诗人高龄还能保持如此才情。
12. 惭无惠化:遗憾自己没有做出像朋友那样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13. 微官缚:做小官的束缚。
14. 早晚:迟早、未来的意思。
15. 故溪:故乡的河流,借指归隐之地。
16. 归钓纶:回家钓鱼的生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春光的情景。首联点明时节与主题,诗人受命到东郊宣扬君主的恩典,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颔联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与友人的友情比作“仙舟”、“宫舍”,凸显出二人的深厚情谊。颈联则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高度赞赏以及对自身才华不足的谦虚态度。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感的诗人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曾惇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创作了这首《次韵景伯宠示劝农新什》。这一时期,由于新法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曾惇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的诗人,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曾惇的人生际遇相对较为平淡。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广泛赞誉。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王安石的变法推行,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引发了诗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曾惇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农业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关切,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