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分绣阁

标题包含
分绣阁
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 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 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 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 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 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 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言辞治理政务,如同瀑布倾泻在词汇源头。一直以来在这如玉的府邸里,尊荣升至紫微星域。在滨海之地辅助州郡,倚窗遥望朝阳。想驾轻车而去,仰天长啸攀登昆仑之巅。这楼宇如梦幻般漂浮,千岩间的云雾飘渺。空旷的庭院里百官离去,博山炉中的香气弥漫。再次追寻神仙羡门之辈,那仙事犹如无边无际的海洋。怎知在面对美妙的高峰时,只需举手便能召唤那祥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治中:即指擅长治理国家的人才。 2. 洪涛:比喻才情横溢。 3. 泻词源:描述人才迅速倾吐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4. 向来:即指曾经的状况。 5. 群玉府: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位于昆仑山中。这里代指诗人过往的成就与荣誉。 6. 垂上:即将晋升的意思。 7.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象征着皇家政权。 8. 佐郡:协助地方行政事务的职位。 9. 沧海傍:沿海边的意思。 10. 望朝暾:眺望日出景象。 11. 便欲:想要立刻。 12. 轻车:轻便的马车。 13. 昆仑:指昆仑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4. 兹楼:这座楼阁。 15. 缥缈:虚无飘渺,形容此处风光犹如仙境一般。 16. 千岩:形容无数的山峰。 17. 霭云屯:云雾聚集的样子。 18. 空庭:空旷的庭院。 19. 百吏:指各种官员。 20. 博山炷微薰:意为在炉内放入熏香材料燃烧以产生香气。博山为香炉的一种款式。 21. 重寻:重新寻找。 22. 羡门辈:传说中的仙人羡门氏等人。 23. 仙事:修仙的事情。 24. 渺无垠:形容无边无际。 25. 对妙高:面对妙高山。 26. 举手招德云:伸出手来召唤天上的祥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所见美景及抒发豪情的古诗。诗的开头“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表达了诗人对政事的深思熟虑和对文学的娴熟驾驭。接下来,诗人通过“群玉府”和“紫微垣”两个典故,暗示了他在朝廷的地位和名声。 在“佐郡沧海傍,凭轩望朝暾”中,诗人以辅佐郡县治理为基础,眺望朝阳,表达了对国家事业的关心与责任。“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则表现了他向往远方、探索未知世界的豪情壮志。 紧接着的“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描写了分绣阁的高远壮观景象,以及山谷间云雾弥漫的自然景观。“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则展示了诗人闲暇时的生活场景,一缕淡淡的香气,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而后“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诗人将目光投向古人追求仙境的道路,感慨万千。最后,“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则表达了他立志建功立业的信念和自信。整首诗格调高迈,情感充沛,体现了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分绣阁》是南宋诗人曾惇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4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南宋初期,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内外交困。在这个特殊时期,曾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充满了忧虑和无奈。他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