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蝉

标题包含
新蝉
齐女幈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 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 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兼,字不详,生卒年亦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官员。 刘兼在南汉朝廷中担任尚书左丞一职,具体任职时间史书未载。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刘兼曾向皇帝上疏,劝谏皇帝不要过于奢侈,要关心百姓疾苦。然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齐国女子的面容失去了从前的优雅, 但朝中的大臣仍然留有美好的痕迹。 傍晚时分,她们用翅膀寻找香气,声音随着秋风远去。 在旅馆里,听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白发苍苍; 而在边防的瞭望楼上,听到的却是一片繁茂的红叶。 只知道它们带来无尽的愁绪和遗憾, 谁又曾看见过她们振翅飞向高天的英姿呢?
去完善
释义
1. 齐女幈帏失旧容:这句诗中的“齐女”指的是古代齐国的美女,此处可理解为指代美女。“幈帏”是指床帐或者帷幕。这句话是说女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2. 侍中冠冕有芳踪:这句诗中的“侍中”是指古代官职名,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冠冕”指代官员。“芳踪”这里可以理解为指官员的政绩。 3. 翅翻晚鬓寻香露:这句诗中的“翅翻”表示蝉振翅飞行。“晚鬓”是形容老年人头发花白。“寻香露”表示寻找露水滋润。 4. 声引秋丝逐远风:这句诗中的“声引”表示声音引领。“秋丝”指秋天的蛛丝。“逐远风”表示跟随远方的风。 5. 旅馆听时髭欲白:这句诗中的“旅馆”指旅店。“听时”表示在聆听的时候。“髭”是指胡须。 6. 戍楼闻处叶多红:这句诗中的“戍楼”指边防的瞭望塔。“闻处”表示听见的地方。“叶多红”表示树叶变红。 7. 只知送恨添愁事:这句诗中的“只知”表示只知道。“送恨”表示让人生恨。“添愁事”表示增加忧愁的事情。 8. 谁见凌霄羽蜕功:这句诗中的“谁见”表示有谁见过。“凌霄”表示登上云霄。“羽蜕功”表示鸟类羽翼蜕变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新蝉》刘兼这首诗描绘了蝉的形象,以及它在不同场合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力。“齐女幈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两句以女子的屏风和华贵的冠冕形象比喻蝉初脱壳时的形象。接下来的“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两句描述了新蝉在找寻食物、传播声音的过程中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活力。而“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则描绘了作者在不同地点听到的蝉鸣,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觉。最后一句“只知送恨添愁事,谁见凌霄羽蜕功”则以问句形式表达出人们对蝉的生命历程了解的匮乏,强调了对蝉生命蜕变过程的理解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蝉》是晚唐诗人刘兼的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期。此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社会已经不再像盛唐时期那样繁荣昌盛,但文坛仍有一些优秀的诗人如白居易、杜牧等活跃着。刘兼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一位士人。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刘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宦海沉浮后,深感世俗的纷扰和官场的险恶,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他逐渐意识到自由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于是选择隐居于山林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在这个过程中,刘兼开始关注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对身边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尤其对新蝉这种富有生机的生物情有独钟。 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新蝉的描绘,刘兼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新蝉这一意象,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渴望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