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史泽之长沙

标题包含
送史泽之长沙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 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曙,字文明,唐朝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时期(712-805)。 司空曙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卢纶、钱起等著名文人交情深厚。他的诗风清雅脱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查看更多
andyquan
去完善

译文
谢脁怀念着西方府邸,骑着单车上路,穿越火红的云彩。路边的野蕉陪伴着戍楼的旅客,而庙宇旁的翠竹则映照着湘江边的神祇。梦想在巴山深处被中断,从长沙到楚地的路途被分开。自从分别之后,我们只能举杯独自品味,感受着不尽相同的风月故事。
andyquan
去完善
释义
1. 史泽:人名,未知具体人物。 2. 长沙:古地名,今湖南省长沙市。 3. 西府:指长安。 4. 单车:一辆车。 5. 火云:形容红霞满天的景象。 6. 戍客:守卫边疆的士兵。 7. 庙竹:指湘君祠前的竹子。湘君,古代神话中的湘水之神。 8. 梦渚:传说中江妃泣思舜的地方。 9. 巴山:大巴山脉,位于四川盆地与汉中盆地之间。 10. 楚路:楚地的道路。
andyquan
去完善
赏析
《送史泽之长沙》一诗,以谢朓怀西府起笔,司空曙通过“单车触火云”一句将读者带入炽热的氛围之中。颔联以“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的意象描绘出征途中的寂寥景象。而在颈联,诗人用“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表达出两地相隔遥远、前路未知的迷茫之感。最后以“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结束全诗,凸显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值得反复品味。
andyqu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史泽之长沙》是唐代著名诗人司空曙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756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司空曙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悲惨景象。 在创作《送史泽之长沙》时,司空曙正处于人生低谷,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友人史泽的离去充满了担忧和不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当时,唐朝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争使百姓饱受磨难。然而,在这种困境中,文人墨客们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用诗歌表达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司空曙的这首《送史泽之长沙》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之一,展现了他在艰难岁月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担当。
andyqu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