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步寄刘澂斋

标题包含
晚步寄刘澂斋
纵横屐齿印苍苔,梦笔山高翠作堆。 日带晚光归海去,风传秋信下天来。 竹开小路通萤过,松守空巢待鹤回。 蚋瓮乾坤还自乐,何须金屋玉楼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步林间踏绿苔,群山翠绿如梦境般。 夕阳晚照归入海,秋风携信飘然而至。 竹径通幽引流萤,松柏依然等待仙鹤归来。 一饮甘醪心足矣,何须求取华丽楼阁?
去完善
释义
1. 纵横:形容行走无定,徘徊不已的样子。 2. 屐齿:古代一种木底鞋,通常用木头或竹子制成,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横木,形似牙齿。这里代指脚和行走。 3. 苍苔:即青苔,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地方,绿色或深绿色,有光泽。 4. 梦笔山:浙江境内的一座山峰,以其险峻闻名。 5. 翠作堆:形容青山翠绿如堆。 6. 晚光:夕阳的余晖。 7. 海去:形容太阳从海面落下。 8. 秋信:秋天的信息,通常指的是秋风带来的凉意。 9. 天来:从天际而来。 10. 竹开:竹子开花。 11. 萤过:萤火虫飞过。 12. 松守空巢:松树守着空空如也的鸟巢。 13. 鹤回:仙鹤归来。 14. 蚋瓮:小瓮,这里形容狭小的生活空间。 15. 乾坤:天地之间,这里代指整个世界。 16. 金屋玉楼台:富丽堂皇的住所,这里用来与“蚋瓮乾坤”形成对比。
去完善
赏析
《晚步寄刘澂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 “纵横屐齿印苍苔,梦笔山高翠作堆。”首联描述了诗人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用“纵横”来形容足迹,暗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梦笔山”一词则寓意着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 “日带晚光归海去,风传秋信下天来。”颔联以夕阳西下和秋风送信为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时光,努力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竹开小路通萤过,松守空巢待鹤回。”颈联通过描绘竹林小径和松树守巢的景象,传递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蚋瓮乾坤还自乐,何须金屋玉楼台。”尾联则以“蚋瓮乾坤”和“金屋玉楼台”作对比,强调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步寄刘澂斋》是清代诗人张至龙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这个时期正值明清更迭之际,政权更迭和战乱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动荡和不安。 在创作这首诗时,张至龙已年事已高,历经沧桑。他见证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兴起,一生波折重重。由于时代的巨变,他的生活和家庭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然而,他却能够以超然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尤为强烈。张至龙作为一位有气节的文人,虽然身处于乱世之中,但他始终坚守着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以诗歌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对人生、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