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标题包含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
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 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棠树的两旁有山茶的色泽,还没长叶就先开花,这是为什么?听说春天已经过半了,这让我都觉得不够体贴人情。
去完善
释义
1. 海棠:植物名,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色粉红或白,果实卵形,可食。常用于比喻美女容颜。 2. 山茶:植物名,别名茶花,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有光泽,花大而美丽,有红、黄、白等多种颜色。 3. 未叶先花:指尚未长出叶子就先开花的现象。 4. 作麽生: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怎么样”,表示询问情况。 5. 道是:认为,觉得。 6. 探春:古人春季出游欣赏花草,探寻春天的景象,称为探春。 7. 春已半: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探春花的美丽景象。诗中的“海棠枝俩山茶色,未叶先花作麽生”,形象地展示了探春花枝条上盛开着与山茶相似的花朵,它们在绿叶尚未完全展开时就已经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道是探春春已半,命我都不近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已过半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令人感慨万分。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诸公咏探春花二首》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明中所作。在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之交的明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诗人在生活中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短暂,于是将这份感慨付诸笔端,创作了这两首诗。 诗人张明中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百态见长。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探春花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如梦、时光易逝的感慨。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明朝的鼎盛时期,也是诗人一生中的黄金岁月。然而,尽管生活安稳,诗人仍然保持着对人生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崇尚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诗歌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怀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张明中通过这首《诸公咏探春花二首》,展示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