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庵歌
三间茅屋堪投老,草草生涯随分好。
月池当户镜光寒,竹迳遶簷通大道。
风吹叶叶自成堆,信手拈来一茎草。
贱如泥,贵似宝,要用便用不须讨。
辽天鼻孔被渠穿,来往行人俱绊倒。
阿呵呵,会也么,问取前村张四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间茅草房适合养老,简单生活过得自在就好。
月光映照池塘如镜子般发亮,竹子小径环绕屋檐通向大路。
风吹竹叶自然形成堆叠,随手捡起一根草茎。
虽贱如泥土,却宝贵如珠宝,需要时就拿来用不用向人讨。
辽阔天空中的大鼻子被它穿透,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绊倒。
哈哈,明白了吗?去问问前村的张四哥吧。
去完善
释义
三间茅屋:指作者隐居的简陋住所。投老:退休养老。
草草:随便、马虎的意思。生涯:生活。随分好:表示满足于现状,不去过分追求名利。
月池:种植荷花的池塘,比喻清凉寂静之地。当户:对着门户。镜光:月光如镜,反射光明。
竹迳:竹林小路。遶簷:围绕在屋檐四周。通大道:暗示居所临近繁华世界。
风吹叶叶:描写秋天的景色,叶子随风飘落。自成堆:指落叶堆积。
信手拈来:随手拾取,轻易得到。一茎草:比喻不起眼的东西。
贱如泥:形容东西廉价无价值。贵似宝:形容东西贵重有价值。
要用便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不须讨:不需要去求取或寻找。
辽天鼻孔:指天空,比喻高远的地方。被渠穿:被通道穿透,喻指突破世俗束缚。
阿呵呵:笑声,表示愉快的心情。会也么:此处意为明白了吗?
问取:向...询问。前村张四哥:泛指村里的普通百姓。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率庵歌》中,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居住的三间茅屋,表现出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月池当户镜光寒,竹迳遶簷通大道”两句展现出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致,为整首诗奠定了恬淡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风吹叶叶自成堆,信手拈来一茎草。贱如泥,贵似宝,要用便用不须讨。”形象地描述了乡村生活忙碌而自给自足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彼此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率庵歌》是南宋诗人释梵琮创作的一首描绘自己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阶段。金朝的侵略使南宋疆土逐渐缩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释梵琮作为一名僧人,虽然远离尘世,但他仍能感受到时代的苦痛。他的诗作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忧虑。
释梵琮在此时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离家远游,访遍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他在晚年时因为战乱而被迫离开家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的疾苦,也使他的作品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僧侣们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释梵琮作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倾向。同时,他也关注现实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民众的心声,为时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