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阔

标题包含
江阔
江阔雁声遥,何人共寂寥。 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 侠士夸骑鹤,蛮奴学射雕。 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允平(1236年-1316年),字君衡,号西麓,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义乌,是南宋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等职。 陈允平在南宋末年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教育皇族子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水宽广,大雁的声音在远处回响,谁能够与我共享这寂静的时刻呢? 蓝蓝的天空,无法探询其中的秘密;明亮的月光,我们该如何一起欣赏呢? 侠客们喜欢骑着仙鹤游历,异族的仆从则学习射箭的技巧。 我这一生,只希望能在堂下的柳树旁,度过这短暂的秋夜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江阔:指长江宽广。 2. 雁声遥:远处的雁叫声。 3. 何人共寂寥:谁与我共同度过这寂寞的时光。 4. 青天不可问:青天代表广阔无垠的天空,这里形容问题无法得到解答。 5. 明月若为邀:邀请明月一起共度时光。 6. 侠士夸骑鹤:侠士们以骑马驾鹤为炫耀的本领。 7. 蛮奴学射雕:指的是边地的武士学习射雕技艺。 8. 平生堂下柳:意指一直陪伴左右的景物。 9. 聊复伴秋宵:姑且相伴度过这个秋天的夜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空旷的场地上的孤独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人共享美景的期盼和无奈。诗人以江阔、雁声等自然景观作为衬托,表现出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而青天不可问,明月若为邀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地的询问,以及无法邀请明月的遗憾。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侠士夸骑鹤和蛮奴学射雕的情景,传达出对生活的豪情壮志和拼搏精神。最后两句的平生堂下柳,聊复伴秋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感慨,以柳树作为陪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生活无奈的态度。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浓厚情感和个人色彩的诗篇,通过一系列的场景与情愫,向读者展现了诗人深远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真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阔》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描绘长江壮美景色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即南宋晚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陈允平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高峰期。他在朝廷任职,担任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的文臣。然而,这个时代却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南宋政权正面临着蒙古军队的猛烈进攻,国家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陈允平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长江边的楼台,目睹了江水浩渺、两岸雄浑的景象,从而触发了诗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江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