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茶行

标题包含
采茶行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 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先怿。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晨曦沐浴山峰,鸟儿疲惫展翅啼鸣石壁。 手持桃木拐杖边走边唱,山间小径迂回曲折正合心意。 千树朦胧半开花蕾,峰峦高低错落犹如坐席。 我天生喜欢幽静偏僻之地,披荆斩棘驱赶云雾频繁踏足。 小心选择前山的茶树,嫩绿新芽不敢随意丢弃。 制作上等茶叶从昔时起,今天我还没品就已心满意足。 希望能有座百米茶园,前有武夷山后有郑宅。 在春天里吸吮露珠滋润枝头,邀请二陆一起品茶赏景。
去完善
释义
1. 春山:春天的山景。 2. 晓露:清晨的露水。 3. 新碧:新生嫩绿的草木。 4. 宿鸟:在巢中栖息过的鸟。 5. 啼石壁:在岩石峭壁上鸣叫。 6. 手携桃杖:拿着桃树做成的拐杖。 7. 行役:在外奔走跋涉。 8. 鸟道:险峻狭窄的小路。 9. 纡回:曲折蜿蜒。 10. 惬所适:舒适自得。 11. 千树:许多茶树。 12. 朦胧:模糊不清。 13. 半含白:半露出白色的茶叶。 14. 峰峦:山峰与山峦。 15. 高低如几席:指茶山高低起伏的形状如同茶几和坐垫。 16. 我生:我这一生。 17. 偃蹇:困顿不得志。 18. 幽僻:清幽偏僻的地方。 19. 拨草驱烟:拨开杂草,驱散雾气。 20. 频蹑屐:频繁穿着木屐。 21. 采采:采摘。 22. 所择:选择的茶叶。 23. 紫芽嫩绿:紫色的嫩叶。 24. 敢轻掷:不敢随便丢弃。 25. 龙团:一种名贵的茶叶。 26. 佳制:上好的制作。 27. 自往昔:从古代开始。 28. 我今未酌神先怿:还没有品尝就已经心满意足。 29. 安得:怎么才能得到。 30. 龟蒙地:龟蒙山地区。 31. 百尺:极言其高。 32. 前种武夷:指在武夷山种植茶树。 33. 后郑宅:指在郑宅地区种植茶树。 34. 逢春吸露:遇到春天吸取露水。 35. 枝润泽:滋润的茶树枝叶。 36. 大招二陆:指邀请陆羽、陆纳两位茶人前来。 37. 栖魂魄:寄托灵魂。
去完善
赏析
《采茶行》是南宋文人郑樵的一首描绘采茶情景的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茶的由衷喜爱。全诗以清新、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采茶的过程和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茶山之中。 首联“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描述了春天的早晨,山间露水滋润着新绿的茶叶,鸟儿在石壁上鸣叫,为采茶的人们带来清晨的愉悦。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表现了采茶者手持桃杖,沿途唱歌,行走在迂回的山路上,心情愉快。诗人通过这一句传达了采茶者的劳动热情和乐观心态。 颈联“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形象地描绘了茶园的景色:千株茶树朦朦胧胧,一半已经长出白色的茶叶,山峰高低起伏,如同茶几和座椅。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茶山的壮观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尾联“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百亩茶园的愿望,他希望在前种植武夷茶树,后在郑宅种植茶树。每逢春天,枝叶吸吮露水,润泽生长,他想邀请两位陆先生(陆羽和陆游)来品茶,寄托他们对茶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一句表现了他对茶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茶行》是宋代诗人郑樵创作的一首描写茶事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茶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郑樵(约1090年—1162年),字渔仲,出生于福建莆田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著称。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跻身仕途。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官场腐败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北宋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困苦。郑樵目睹了这一现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了诗歌创作中,通过对茶事的日常描绘,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