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标题包含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 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 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西的美景闻名于世,你在湖亭之上的感受如何呢?湖水碧波荡漾,阳光照耀下的浪花显得格外温暖,云朵在两侧的山峰间翻腾变化。春天来临,花草树木生机勃勃,野花野草没有目的却迷人可爱。稍微感到疲倦时,会觉得沿途的花香过于浓重,便整理好衣服再次出发,期待与你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是明代诗人顾禧创作的一首描绘游览广东南海西樵山景色的诗歌。下面是对诗句的注释: 1. 江西:指广东省。这里借指南海市,即西樵山所在地。 2. 君上湖亭:推测为诗人在湖边或山上观景之处,具体地点未详。 3. 吞吐晴光:形容湖面的波光粼粼,阳光在水面上闪烁的景象。 4. 卷舒云气:描述云朵在天空中飘荡的形态。 5. 阳春有脚:意为春天已经到来,草木逐渐发芽生长。这里的“阳春”并非具体指某个人或事物,而是代表春天的美好景象。 6. 芳草无心恋绮罗:绮罗,丝绸衣物,这里代指繁华世俗。这句话意思是,诗人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深深吸引,不再留恋尘世的繁华。 7. 花路浅:形容路上花朵繁茂。 8. 振衣:整理衣服,表示要整装出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游览西樵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清新优美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开门见山地指出江西的美景闻名于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自豪之情。同时,通过询问友人对湖亭的感受,表现出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愉悦心情。 颔联“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进一步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山峰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其中,“吞吐”和“卷舒”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山水的动态之美,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用“阳春有脚”和“芳草无心”两个比喻,形象地传达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比花草树木与人间华丽的绮罗,表现了大自然永恒的魅力。 尾联“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表明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虽然感到疲倦,但依然不愿错过任何一处美好。这里“翻嫌”和“振衣”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顾禧的《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 在顾禧所处的时代,明代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时期,诗人在游历了诸多名胜古迹之后,来到了岭南地区风景如画的西樵山,与友人谭子钦和惟寅共同游览。 这个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气氛相对开放,文人墨客喜欢在闲暇时结伴出游,欣赏自然美景,赋诗作画。 而西樵山作为“南越第一山”,自古以来就是佛道文化的发源地,山间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给诗人带来了无比的宁静和愉悦。顾禧在此诗中借景抒怀,表达了与自然亲近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们崇尚游山玩水、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