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文荐归闽
意气深投倾盖时,惜君才大爱君痴。
应知摩诘诗中画,都是将军画里诗。
放眼莫嫌吴地窄,探奇偏向禹陵迟。
片帆千里悬明月,不屡滔滔九曲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深深投意、相互倾盖的时刻,我惋惜你的才华横溢和你对诗歌的热爱。你应该了解摩诘诗中的画意,那些都是将军在绘画中所蕴含的诗情。放眼看世界不要嫌弃江南地域狭小,去探寻新奇而偏向禹陵。一片帆船悬挂着千里的明月,不用常常想着那曲折而又漫长的思绪。
去完善
释义
1. 顾禧:明朝诗人,字景繁,号左庵,江苏昆山人。与同邑顾梦游、徐宗源并称为“昆山三俊”。其诗歌婉约动人,多抒写个人怀抱。
2. 任文荐:生平未详,为顾禧友人。
3. 闽:福建省的简称。
4. 意气深投倾盖时:形容初次见面就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倾盖,指道路相遇,停车交谈。这里指两人在谈论诗文时的投机情景。
5. 爱君痴:对任文荐极度欣赏和爱慕。爱君,指热爱国家、关心国事的人;痴,指迷醉、迷恋。
6. 应知摩诘诗中画:这句暗示任文荐具有王摩诘的诗才。摩诘,即唐代诗人王维,他的诗歌富于画意,因此被誉为“诗中有画”。
7. 都是将军画里诗:指代画家顾恺之的诗才和他描绘的山水景色相得益彰。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曾任大司马参军,被后世尊为画圣。
8. 放眼莫嫌吴地窄:指任文荐在游览江南水乡时,要放开眼界,不要因为地域狭窄而遗憾。吴地,指江苏省一带地区。
9. 探奇偏向禹陵迟:指在探索奇妙景致时,应当拜访夏禹陵。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是夏禹王陵墓所在地。
10. 片帆千里悬明月:描述任文荐扬帆起航,千里行舟,两岸风光如画,挂满明月的场景。
11. 不屡滔滔九曲思:指不要让离别的忧伤之情像九曲江水一样泛滥成灾。九曲,长江上游九曲溪的名称,喻指曲折的路程和河流。
去完善
赏析
《送任文荐归闽》是顾禧写给即将回乡的任文荐的一首诗。顾禧在诗歌中对任文荐的才情和深情表示了赞美和惋惜。同时,他还以“摩诘诗中画”来比喻任文荐的诗才横溢,又以“将军画里诗”来形容任文荐的绘画技巧。顾禧鼓励任文荐要放开眼界,不要局限于一地一景,而要去探索更多的奇趣。最后,他以“片帆千里悬明月,不屡滔滔九曲思”来表达自己对任文荐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前途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顾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诗词鉴赏能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任文荐归闽》是明代诗人顾禧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这首诗是顾禧在送别友人任文荐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顾禧生活在明朝初期,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顾禧的个人生活并不如意,他仕途不顺,长期沉沦下僚。在送别任文荐的这一刻,顾禧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坎坷命运,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时,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忧伤。
在这个时期,明朝初年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士人往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家庭伦理观念。顾禧作为一位文人,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