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眺 其四

标题包含
野眺 其四
乱世功名易,幽人愧素餐。 草深迷乳兔,弓燥泣飞鸾。 燐火排窗入,溪声带雨寒。 行吟殊足乐,回首羡弹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混乱的时代,获取功名相对容易;作为隐逸之人,却对清素的食物感到羞愧。草丛太深以至于难以找到哺乳的小兔,弓弦干燥得仿佛在哭泣的飞鸟。磷火闪烁,穿越窗户进入屋内;溪水声伴随着雨滴带来一丝寒冷。行走在山间,边走边吟唱诗歌,这种体验实在让人快乐;回首过往,不禁羡慕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乱世:这里指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2. 功名:功业和名声,这里指在乱世中求得功名利禄。 3. 易:容易获得。 4. 幽人:隐士或指幽静之地的人。 5. 愧素餐:意为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感到羞愧。素餐,吃素食,形容简朴的生活。 6. 草深:草生长得繁茂。 7. 迷乳兔:兔子受到草的遮挡而迷失方向。 8. 弓燥:干燥的弓,意指弓弦紧绷,准备射击。 9. 泣飞鸾:啼哭的飞鸾,比喻因紧张局势而被惊扰的动物。 10. 燐火:俗称鬼火,是指由磷化氢燃烧产生的火焰。这里用来渲染荒凉的气氛。 11. 排窗入:从窗户进入。 12. 溪声:溪水的声音。 13. 带雨寒:带着雨水带来的寒冷。 14. 行吟:边走边唱。 15. 殊足乐:非常快乐。 16. 回首:回头看。 17. 羡弹冠:羡慕那些可以整冠以待仕进的人。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乱世功名易”开篇,感慨时局动荡不安,功名利禄容易获得。但接下来的“幽人愧素餐”却笔锋陡转,透露出一种隐士的清高和超脱,表明自己宁愿安贫乐道,不愿随波逐流。这一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个性与价值观。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草深幽处,容易迷失觅食的兔子;拉满弓弦,啼哭振翅的小鸾鸟。画面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弓弦干燥未射,暗示着诗人并未参与乱世纷争,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人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如夜晚窗外的燐火闪烁、溪流声伴着雨声传递的寒意。这不仅是视觉、听觉的享受,更是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触。 最后,诗人以行吟作为乐趣,体现了他的独立精神和自由追求。通过回溯友人加冠一事,诗人表达出对友人的羡慕,也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在世事纷扰中坚持自我,不愿追名逐利的决心。整首诗由繁华回归朴素,展现了顾禧豪放而真挚的性格特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眺 其四》是顾禧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正值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顾禧在当时生活舒适,有着较好的社会地位,他在诗中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时,顾禧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人生阅历丰富,对自然美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明朝嘉靖年间,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在文化方面却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顾禧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