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

标题包含
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
论交常忆少年时,耐久如君倍足思。 金马不移孺子节,石麟肯负志公期。 经霜傲菊依幽径,漾月修篁种曲池。 六客衔笺烂似锦,莫嫌野鹤故来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谈论友谊时常怀念年少时,能与你这样持久的朋友更让人深思。 忠诚坚定如金马般不可移易,也如孺子牛般有节操。 愿如同石头般屹立不倒,不辜负志公的期望。 傲骨如经霜的菊花依然坚守幽静小径,像拂过月光的修竹挺立在弯曲的池塘旁。 就像六位客人挥舞彩带一样缤纷热闹,请不要嫌弃野鹤的到来稍微晚了一些。
去完善
释义
1. 金马:比喻显贵之地或朝廷。这里可能指顾禧所任职的地方。 2. 石麟:象征贤才的显达。 3. 志公:志在弘扬佛教教义的高僧。 4. 经霜傲菊:形容菊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5. 漾月修篁:描述月光映照下的竹子美景。 6. 六客:可能指的是顾禧诗中的其他五位朋友。 7. 衔笺:手持纸笔准备记录的状态。 8. 烂似锦:如同锦绣般绚烂多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意思是诗人顾禧在看到徐稚的山林诗篇后,有所感悟而写下此诗。全诗以友谊、节气与景色的描绘为主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首联诗人回忆与友人少年相交的时光,表达对方品行坚韧使作者印象深刻。颔联以金马与石麟两个典故比喻徐稚的忠诚和坚定志向,表现他对友人的高度赞誉。 颈联描述了秋天菊花的挺立以及月光下竹林的美景,以意象象征徐稚的坚韧品质和诗意才情。尾联中,诗人提到有六个朋友在欣赏徐稚的诗作,表现出文学价值的广泛认同,并鼓励友人不要为世俗偏见所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这首诗是顾禧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顾禧身处江南地区,深受当地文化熏陶,而他的家乡江苏苏州更是当时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基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理解和感慨。 在明朝中期,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顾禧对此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顾禧还受到了当时的文坛风气影响。明嘉靖年间,文学流派纷呈,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顾禧在学习前人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创作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诗篇。 总的来说,《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这首诗是在明嘉靖年间,顾禧在江南地区的生活背景下,通过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展示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