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筠州赵县丞寒谷
栽梅一百树,有屋二三间。
此地长宜隠,为官却未闲。
路移存古井,城逼失前山。
喜共红蕖客,来吟至夕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种植了一百株梅树,拥有几间小屋。
这个地方非常适合隐居,但做官却未能得闲。
道路迁移保留了古井,城市逼近失去了远山。
喜欢和莲花塘边的友人相聚,一起来这里吟诗直到傍晚才离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写诗的标题,此处是《题筠州赵县丞寒谷》;
2. 筠州: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
3. 赵县丞:人名,姓赵的县丞,县丞是一种地方官职;
4. 寒谷:比喻贫穷或冷落的地区;
5. 栽梅一百树:种植了一百株梅花;
6. 有屋二三间:有几间简陋的房屋;
7. 宜隐:适合隐居;
8. 为官:担任官职;
9. 未闲:没有闲暇时间;
10. 路移:道路改变;
11. 古井:古老的水井;
12. 城逼:城市逼近;
13. 失前山:失去之前的山脉景象;
14. 红蕖客:指喜好莲花的朋友;
15. 来吟:来这里吟诗;
16. 至夕还: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去完善
赏析
《题筠州赵县丞寒谷》徐照这首诗描绘了赵县丞隐居的生活环境和他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对种植百株梅树、拥有两三间房屋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赵县丞在筠州的田园生活景象。同时,通过描述道路迁移保存的古井和城市逼近导致失去的前山,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和赵县丞一同欣赏荷花、吟咏诗词直至夕阳西下的愉悦心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筠州赵县丞寒谷》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偏安一隅、金国侵扰中原的时期。
徐照,字道晖,永嘉人,是“永嘉四灵”之一。他的生活坎坷,曾因家贫辍学,后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等地游历,结交文人墨客,才逐渐崭露头角。在这首古诗中,他描绘了赵县丞在寒冬中坚守职责的场景,赞颂了其清廉、坚韧的品质。
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在金国的侵略下,许多州县官员弃职而逃,但仍有不少忠贞之士坚守岗位,为民谋福。徐照借这首诗表达了对他同类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
总之,《题筠州赵县丞寒谷》这首古诗是徐照在南渡后为歌颂忠贞之士而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