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洪秀才乞颂

标题包含
洪秀才乞颂
列圣丛中独许君,空王令下急翻身。 会须别有拏云手,指出威音那畔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所有圣贤之中,只有你得到了认可,如同在天空之王的命令下迅速翻过身来。必须另有一种掌控风云的能力,才能够揭示出那个遥远世界的威严之音。
去完善
释义
1. 洪秀才:指佛教禅宗六祖慧能。 2. 乞颂:即请求赐予禅宗偈语。 3. 列圣:历代圣人,此处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历代传人。 4. 空王:即佛教中的“空”,指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至高境界。 5. 会须:必定,一定。 6. 拏云手:喻指高人一等的本领或手段。 7. 威音:久远的声音,比喻上古时代。 8. 那畔:那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慧远的一首寓言诗,以洪秀才向佛祖乞颂的故事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学真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列圣丛中独许君”描绘了佛教经典中的各种神明和菩萨,这些都在“空王”即释迦牟尼佛面前逊色几分,凸显了释迦牟尼的地位独特。第二句“空王令下急翻身”意味着在佛的启示下,人们应当抛弃凡尘的困扰,实现心灵的解脱。 第三句“会须别有拏云手”则是对真理的把握,对于佛学,需要有一种独特的、能够掌控心灵的手,才能达到领悟佛法的境界。第四句“指出威音那畔人”意指释迦牟尼佛如威音王佛般指引众生走向觉悟之路,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整首诗以禅宗的方式揭示出佛学深奥的内涵,同时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洪秀才乞颂》是宋代诗人释慧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12世纪,即宋代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科举制度盛行,士人阶层逐渐崛起。 在这个时期,释慧远作为一名僧人,以佛教禅宗为信仰,游历四方,弘扬佛法。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一度被贬谪,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他的游历过程中,他与各地的文人墨客、官吏百姓都有交往,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洪秀才乞颂》这首诗中,释慧远通过描绘洪秀才的形象,表达了其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书人的敬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宋代社会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在当时,科举考试是士人阶层晋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诗人通过对洪秀才的赞美,表达了对知识和学习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