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诉衷情

标题包含
诉衷情
疏烟明淡雨膏如。 青入烧痕初。 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 随杖履,有琴书。 酒盈壶。 风前花下,睡起醒时,著我篮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稀疏的烟雾明亮而淡薄,雨滴滋润着大地。 嫩绿的草色逐渐在焚烧的痕迹上蔓延。 桃花和李花盛开着,没有言语,春意盎然。 跟随木杖和鞋子,带着古琴和书籍, 酒壶中满是美酒。 在微风拂过的花朵下,从睡梦中醒来,享受着我的竹轿。
去完善
释义
1. 诉衷情:词牌名,始于唐代。 2. 李处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文学家。 3. 疏烟:稀疏的烟雾。 4. 明淡:明亮而清淡。 5. 雨膏如:形容春雨滋润万物,使大地更加肥沃。 6. 青入烧痕初:指春天到来,草木开始发青,烧荒的痕迹逐渐消失。 7. 开到无言桃李:形容桃花和李花盛开,美不胜收。 8.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事物。 9. 喜敷腴: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10. 杖履:扶杖而行。 11. 有琴书:指携带着书籍和乐器,表示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12. 酒盈壶:指盛满酒的壶,形容畅饮的情景。 13. 风前花下:在微风轻拂的花丛中。 14. 睡起醒时:醒来时的状态。 15. 著我篮舆:指乘着竹轿,享受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开篇两句,“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通过描述细雨如膏、烟雾弥漫和初绿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宁静。接下来的“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进一步点明了时节——桃李花开的春季,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季氛围。同时,这两句还传达出桃李花朵盛开,各自争艳的热闹情景,以及诗人对于春事的喜悦之情。 上阕后半部分中,“随杖履,有琴书。酒盈壶。”表达的是诗人尽情享受春日美好的场景。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游走,手携拐杖,阅读着古籍诗书,品味着美酒,生活充满愉悦。 下阕首句,“风前花下,睡起醒时,著我篮舆。”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春风拂面、花团锦簇的美景中,他沉醉于休憩与游玩之中,充分体验大自然的恩赐。总的来说,整首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致和诗人的喜悦心情,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李处全的一首婉约派代表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正是南宋朝廷内外交困、国运衰微的时期。此时北方金国入侵,国家动荡不安,而南宋朝廷内部却党派纷争不断,政治腐败严重。 李处全出身贫寒,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成功,步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中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无法施展抱负。这一时期的他深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政治上推行妥协求和政策,士大夫阶层普遍表现出一种消极避世的心态。这种社会氛围对李处全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更多地关注个人命运、抒发感慨之情。因此,《诉衷情》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李处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人生际遇和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