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徉湖山间,望之为蓬瀛仙翁也。因赋此以寿之,俾舟人歌以和渔唱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微吟罢,渔歌乡答,欸乃醉中听。
蓬瀛。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徜徉于山水之间,抬头望去恍如仙境。因此我写下这些诗句为她祝寿,并让船夫在船上歌唱,与渔人的歌声相应和。
她在山谷里的居所建成了,如同画中的辋川,便带着她的鸥鹭寻找盟友。她划着小船走过曲折的溪流,看似深远的钓竿寄托着她高尚的情操。我还记得在她小时候,她总是出现在那充满烟雾和雨滴的地方。
我在那里独自低声吟唱着诗篇,而岸边回响着渔民的歌声,在醉意之中,这一切听起来都那么美妙。
那里的蓬莱山、瀛洲岛都在眼前,令人觉得她已经回到家里。看着那里的波涛汹涌,不禁让人担心她的安全。但是她热爱闲暇的生活,长期生活在风淡浪平的宁静之中。
不知什么时候她会拜访冬天的雪花,或者春天的梅花盛开时,她与朋友们共享美好的时光。也许她还不知道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因为她的生活仍然像那野渡一样简单自然。

去完善
释义
卢祖皋的这首《满庭芳》作品创作于明代,是一首祝寿词。以下是对于该词的注释:
1. 徉湖:位于中国安徽省滁州市东南部的湖泊,湖光山色十分优美。
2. 山间:指某座山脉或山区。
3. 蓬瀛:指传说中的蓬莱、瀛洲两座仙山,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4. 盘谷居成:盘谷,古代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居成,居住的地方已经修建好。
5. 辋川图就:辋川,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河流名称,唐代诗人王维曾在当地建造别业。图就,图画已经完成。这里可以理解为隐居生活环境的美好画面。
6. 鸥鹭寻盟:形容与鸥鹭等水鸟结交朋友,体现作者的隐逸情怀。
7. 窈窕:形容溪水曲折幽深的样子。
8. 儿童旧地:指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9. 疏帘外:指窗外。
10. 微吟罢:稍稍吟咏一番。
11. 渔歌乡答:渔民唱歌相互唱和。
12. 欸乃:形容划船的声音。
13. 蓬瀛。归计早:回到家乡的想法早早就在计划之中。
14. 下帆坐阅:放下船帆悠闲观看。
15. 涛浪堪惊:波浪汹涌,令人害怕。
16. 爱闲身长占:喜欢休闲的生活。
17. 风澹波平:水面风平浪静。
18. 夜雪何时访戴:描述古人雪夜访友的故事。
19. 款柴扃:打开简陋的柴门。
20. 清时未许:现在并不是隐居的时候。
21. 野渡有舟横:描绘野外渡口船只停靠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满庭芳》是一首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的古词,作者卢祖皋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充分展示了他在诗词方面的独特见解。
上阙“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描述了主人公在山林间构建的诗意生活。他以盘谷和辋川为理想居所,与鸥鹭结为朋友,尽情享受这充满诗意的山水风光。接下来的诗句“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则描绘了主人公在山间的活动和心境,通过游钓来寄托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里既有空间的广阔,又有心灵的高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下阙则转向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蓬瀛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表现了主人公早已有意归隐蓬莱仙境,享受着平静的生活,却又担忧外界的波涛汹涌。接下来的句子“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则表达了主人公希望长久保持这种宁静生活的愿望。结尾处,诗人用“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勾勒出一个画面:在白雪覆盖的夜晚,踏着梅花拜访朋友,共享美好的生活时光。最后两句“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暗示出此刻的隐居生活虽然美好,却仍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烦恼,这使我们更加敬佩主人公的品质和对生活的执着。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卢祖皋的一首传世之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中期。在这个时期,词人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历任朝廷命官,但在朝政日益腐朽的背景下,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充分施展。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注民生,努力改革。
与此同时,当时的南宋社会正处于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的阶段,文学艺术的创作氛围相当浓厚。然而,外部局势却日趋紧张,金兵南侵的压力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卢祖皋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不仅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同时也宣扬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唤起人们的斗志。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祖皋创作了这首饱含深刻哲理的《满庭芳》。词中以庭院中的美景为引子,寓示着人生的美好时光。接下来,通过描绘风、花、雪、月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独特见解。最后,诗人以坚定的信念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社会正义和民族尊严的深切渴望。这首词虽然言辞婉约,但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