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无用和尚惠鞋

标题包含
谢无用和尚惠鞋
信手裁成任短长,密通一线透中央。 看来只是旧时底,著了何妨到处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谢:表示感谢的动词。 2. 无用:指没有世俗功利目的的和尚,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3. 惠:赠送的意思,是古代常用的敬语之一。 4. 鞋:古人穿在脚上的物品,保护足部并支撑身体重量。 5. 信手:随手、随意的意思。 6. 裁成:裁剪制作。 7. 任短长:不论长短,即无论大小尺寸。 8. 密通一线透中央:形容鞋子结构巧妙,内部有一条线将鞋底和鞋面相连。 9. 看来只是旧时底:这句是说这鞋子看起来像是以前的老款式。 10. 著:同“着”,意思是穿上。 11. 何妨:为什么不呢,表达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 12. 处行:走动、行动。
去完善
赏析
《谢无用和尚惠鞋》是一首描绘僧人与鞋的诗歌,从字面上看,它似乎只是一首关于鞋子的诗,但实际上,它寓含着深远的禅理和人生哲理。 首先,“信手裁成任短长”描绘了鞋子制作过程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既体现了鞋子的实用性,也体现了禅宗追求的顺其自然、不拘一格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与佛家倡导的“无为而治”理念相吻合。 其次,“密通一线透中央”形象地描述了鞋子的结构特征——鞋底有一条贯通全身的直线。这不仅揭示了鞋子的设计原理,还隐含了禅宗修行中强调内心宁静、心灵纯净的意境。 然后,“看来只是旧时底”表明这双鞋子虽然看起来陈旧,但依然实用。这传达了作者对于朴素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在佛学修养上所达到的高度——尽管岁月更迭,但禅宗的信仰和智慧依然历久弥新。 最后,“著了何妨到处行”表达了诗人穿着这双鞋子四处云游的意愿。这句诗蕴含着诗人对自由和解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禅宗修行中无拘无束、随心而行的生活态度。 综上,《谢无用和尚惠鞋》这首诗歌看似简单,却寓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在佛学上的造诣,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无用和尚惠鞋》是南宋时期著名诗僧释梵琮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一时期,释梵琮作为一个禅宗僧人,其人生际遇颇有些传奇色彩。他曾在江南各地游历,结交了许多文人和高僧,与他们探讨佛学、诗歌等方面的学问。然而,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历过战乱和贫困,这也使得他对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在这个时代,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北方战乱的持续影响,江南地区也时常受到战火侵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梵琮作为一名僧人,他不仅关注自身的修行,还关心民间的疾苦,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无用和尚送给释梵琮一双鞋子,表达出他对后者的关爱之情。释梵琮为此写下《谢无用和尚惠鞋》一诗,以表达对无用和尚的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僧人与文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