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标题包含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渭老(1032年-1111年),字师圣,号东莱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吕氏宗族的后裔。 吕渭老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如...查看更多
leilei_1317
去完善

译文
今日相聚时仿佛已度过三年之久,半个月的时间却如同千年的岁月般漫长。自从夏天跨越秋天,直至漫天飘雪,这时间流逝的速度始终让我无法捉摸。 源源不断的诉说着我对你的思念,这股无尽的思念之情却无法用言语描述完全。若要描绘这份深深的忧郁与哀愁,恐怕需要浩渺的天空作为纸张才能容纳得下吧。
leilei_131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秋:即三年。古代以秋季三个月(农历七月、八月、九月)各分为三个阶段,称孟、仲、季秋,总称"三秋"。 2. 半月如千岁:形容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3. 一向:一直、始终。 4. 无计:没有办法。 5. 续续说相思:连续不断地诉说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6. 不尽无穷意:表示情思无穷无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 7. 若写幽怀一段愁:假如要将心中的哀愁倾诉出来,需要用广阔的天空作为纸张才能容纳得下。
leilei_131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一日抵三秋"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时间对于情感的刻画。短短一天却仿佛过了三个秋天那么长,这足见对对方的思念之深切。接下来用"半月如千岁"进一步阐述时间的漫长,尽管只有半个月,但却像度过了千年一般难熬。从"自夏经秋到雪飞"描述了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思妇心中的惆怅与孤独。 下阕以"续续说相思"开头,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无法停歇。紧接着"不尽无穷意"则是对这种思绪的深化,无穷无尽的思念让人难以忘怀。最后两句"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表示要把内心的这段忧愁写成文字的话,那真需要浩渺的天空来做纸张了,体现出这种忧愁之多之大。整首词构思巧妙,情感丰富,韵味悠长,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leilei_131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这首词作于宋代,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根据吕渭老的生平,我们可大致推断出这是他在晚年时期的作品。 吕渭老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作为文人墨客,吕渭老长期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脱颖而出,这也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在这首《卜算子》中,吕渭老以“杨柳丝疏待雨晴”开篇,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梨花落尽成秋色”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外,吕渭老还通过“帘外东风依旧恶”一句,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国家命运的忧虑。
leilei_131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