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二日喜雨
麟经书雨意何如,可喜非常故可书。
膏泽未观南亩遍,嫩凉且觉北窗虚。
采持好入丰年颂,把酒聊娱化日舒。
怀抱一时宽亩亩,微痾勿药顿消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麟经是指《诗经·小雅·斯干》中的一句“有麟在斯”。这句诗的意思是,麟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它的出现意味着好运即将到来。书雨是指读书时的快乐心情,就像下雨一样滋润心田。
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如下:
麟经中所描绘的喜悦之情如同一场春雨,让人欣喜不已。这份喜悦让我们忍不住想要将它记录下来。尽管还未欣赏到南方田野被雨水滋润的美景,但已感受到北窗边凉爽宜人的气氛。这美好的时光仿佛预示着一个丰收之年,我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酒,一边享受这宁静舒适的时光。心中的忧虑顿时消散,病痛也仿佛瞬间痊愈。
去完善
释义
麟经:《麟经指要》,又称《春秋繁露》,是汉代学者董仲舒阐述儒家经典之作,其中记录了许多与“瑞应”有关的天降祥瑞事迹。这里借以代指吉祥之事。
膏泽:甘甜的雨水。
南亩:泛指农田。
嫩凉:微凉的舒适感。
北窗:泛指家中窗户。
采持:指采集、制作丰收歌谣。
丰年颂:指庆祝丰收的诗歌或歌曲。
化日:表示太平盛世。
胸怀:指心之所向。
亩亩:田园、土地之意。
微痾:轻微的病痛。
勿药:指病情轻微无需用药治疗。
去完善
赏析
《六月十二日喜雨》是宋代诗人陈文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六月十二日的一场及时之雨,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麟经书雨意何如,可喜非常故可书。”诗人通过引用《麟经》中的诗句,表达了这场及时之雨的喜悦之情。这里的“麟经”指的是《诗经·小雅·麟之趾》,其中描述了一场春雨滋润万物的美景。诗人以“可喜非常”来形容这场雨,说明这场雨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值得记录下来。
颔联“膏泽未观南亩遍,嫩凉且觉北窗虚。”诗人通过对比南亩和北窗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这场雨的广泛影响。虽然还未看到南亩田地的雨水润泽景象,但已感受到北窗带来的清凉之气。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雨后农田的期待和关注。
颈联“采持好入丰年颂,把酒聊娱化日舒。”诗人表示,这场及时的雨水将为丰收之年带来美好的前景,他愿意举杯庆祝这个快乐的时刻。这里的“采持”指采集农作物,“丰年颂”则是形容农业丰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美好祝愿。
尾联“怀抱一时宽亩亩,微痾勿药顿消除。”诗人认为,这场雨使得他的心情豁然开朗,连身体的不适都暂时消失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因这场雨而获得的身心愉悦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月十二日喜雨》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陈文蔚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8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形势较为动荡。
在这一年,陈文蔚历经坎坷,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他曾在北伐战争中失利,被迫退守江南。在这样的背景下,六月十二日这一天,久旱逢甘霖,乌云散尽见彩虹,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
在这首诗中,陈文蔚通过对喜雨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南宋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