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复一年,无数战士的尸骨埋葬在荒凉的边疆,只换来了一些葡萄之类的物品输入到中原地区。

去完善
释义
蒲桃:即葡萄,象征着来自西域的贡品或贸易商品。

去完善
赏析
《古从军行》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篇,整首诗以时间为序,从白日写到黄昏,再到夜晚,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与悲凉。开篇两句通过对日常军事活动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紧张而又单调的边塞画面。接着,“行人刁斗”句借助声音效果增强了环境的肃杀气氛,“公主琵琶”则借典故传达了离别的哀愁。下半部分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人心的哀伤。“胡雁”、“胡儿”两句,不仅表现了动物和人的共同悲哀,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普遍苦难。最后四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生命的牺牲换来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物质利益。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类和平愿望的深情呼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大唐与周边民族时有征战。李颀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虽有才情却仕途不顺,一生多在游历与隐居中度过。此诗便是他在关注边塞战事、体察征人之苦后所作,借以表达对连年征战的批判以及对战争带给人们深重苦难的悲悯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