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鹏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政务闲暇之余,周围的事物也显得宁静悠闲。清晨看着鸟儿飞翔,傍晚又回到巢中。给那位于河边的神明般的官员寄去书信,表达我对他们城头上的美景的羡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为政心闲:形容治理政务时心态从容自在。
2. 物自闲:指万物自然而然地处于宁静和谐的状态。
3. 朝看飞鸟暮飞还:早上看到鸟儿飞翔,傍晚又飞回来,喻指四季轮回,岁月更迭。
4. 寄书:邮寄书信。
5. 河上神明宰:河上是指河洲,古人以河洲为神明之地;宰,古代官职,这里指韩鹏这位官员。
6. 羡尔城头姑射山:羡慕韩鹏在城头能够欣赏到如神仙居住的姑射山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朝为官的清廉人物,他内心宁静,处事泰然,使得万物都显得安宁和谐。清晨,他欣赏着飞鸟的自由飞翔;傍晚,看着它们安然归来。这种宁静的心境让人感叹,也让人羡慕不已。最后一句中的“河上神明宰”和“城头姑射山”分别代表着这位官员的忠诚与善良、智慧和美好,给人一种崇高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韩鹏》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正值唐朝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李颀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任兖州司仓参军、新乡县尉等官职,后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生活。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涉及田园山水、边塞戍楼、离别友情等多个主题,以其才情横溢和独特视角著称。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对李颀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唐朝的强盛使得诗人得以开拓眼界,接触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斗争激烈,诗人也常常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这些都为李颀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