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饮马伊水边,看那云朵在高高的山上盘旋。在这座山的巅峰之上,每次抬头望都能看到白云和蓝天。
太阳照耀下的山体犹如龙腾虎跃,直插云霄的山峰如同冰雪雕塑般壮观。山势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陡峭的山峰瞬间映入眼帘。绿树丛中洒下一片明丽的光线,烟雾迷蒙中更显山峦的青翠。远离尘世的山村显得更加宁静,一只有着孤独傲然姿态的鹤鸟飞来相伴。
这样的美景让人欣喜不已,但我无法像仙人一样畅游在其中。我的老友担任地方官员,他做事风格轻松自在。他的书房墙上画着峨眉山的美景,心中却藏着湖波荡漾的诗情画意。真可惜在我欣赏美好景致时,却无法看见我所敬仰的人。

去完善
释义
饮马伊水中:伊水,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经嵩县、偃师,至偃师南入洛河。
氛氲山绝顶:氛氲,形容烟气弥漫的样子;绝顶,山之巅。这里指洛阳附近的邙山。
照日龙虎姿:以龙和虎的形姿来形容山的雄伟。
攒空冰雪状:形容白云缭绕在山顶,像堆砌的冰雪一样。
高峰殊未已:高峰,指鸣皋山;殊未已,即还远未停止的意思。
此处的"茫茫"与下文的"崭崭"是重叠字对仗。

去完善
赏析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友情的诗。诗人以饮马伊水、欣赏白云的轻松笔调开篇,营造一种与友人共处的悠闲氛围。接着描述了山巅白云的变化,“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表现了白云如龙腾虎跃、冰清玉洁的姿态。接下来的“страстно丈未已,嶒忽相向”则以雪中山峰相互依偎的形象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紧接着,诗人通过“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形容白云飘荡在树林和山峰之间,营造出悠然自得的意境。而“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则暗示自己虽远离尘世纷扰,但依然思念着远方的友人。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在这样的美景中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多么难得,但又因为各种原因难以亲身游历仙境。最后一句的“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则流露出对于与朋友共享这份清净的向往,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遗憾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颀的作品。它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顶峰,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社会矛盾。
李颀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一生以诗为业,以诗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他在诗中写道:“白云在望,何日得归?”这句话流露出他对洛阳卢主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兴起,文人墨客纷纷投入诗歌创作,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等。李颀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尽管唐朝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纷纷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理想的寄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