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李回

标题包含
送李回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 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颀(约690年-751年),字、号均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历史文献。 李颀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查看更多
方媛
去完善

译文
你知道那位官员属于大司农职位,他负责处理繁重的公务事务。每年还要向皇家宝库进贡大量的金钱。白天他观察神仙般的生活景象,夜晚却离群索居在宫殿中度过。漫天飞舞的大雪映衬着旗帜上的威严,十月的严寒却让路上的花朵依然绽放。看不到繁荣的文明和美好的景物,只能独自感叹命运不济远离故乡。
方媛
去完善
释义
《送李回》注释如下: 1. 知君官属大司农:这里的“大司农”是唐朝时期的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管理全国农业事务。这里指李回的职位。 2. 诏幸骊山:皇帝命令到骊山去办事。骊山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历史上是皇家园林所在地。 3. 职事雄:职务繁重,责任重大。 4. 岁发金钱供御府:每年都要向皇家仓库发放金钱。 5. 昼看仙液注离宫:白天要看护那些为皇帝准备的神仙般的饮料。"离宫"指的是皇帝的行宫。 6. 千岩曙雪:形容清晨阳光照耀在千重山峦上,形成的美景。 7. 十月寒花:指十月的鲜花。 8. 不睹声明与文物:无法看到公开声明和国家文物。 9. 自伤流滞去关东:自己忧伤地离开京城,去往关东地区。
方媛
去完善
赏析
《送李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李回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任职环境的羡慕。首联提到李回身为大司农,职责重大,负责朝廷财政、粮食、仓库等事务;而颔联则描述了皇帝对宫廷的奢侈享受,“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暗示朝廷的富贵荣华。颈联通过描绘“千岩曙雪”、“十月寒花”等景象,展现出皇宫的壮丽。尾联则为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一睹皇宫的盛况,只能孤身一人离开京城前往关东。
方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回》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公元755年),时值安史之乱前夕,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一时期,李颀本人因仕途坎坷,对官场失去了信心,开始远离政治,寄情山水,结交名士。他与诗友李白、王之涣等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抒发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在这种背景下,李颀创作了这首《送李回》,表达对友人李回的关心和勉励,希望他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方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