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甥回崇仁

标题包含
送甥回崇仁
万里七年艰险同,我车西去子舟东。 教儿强学先循理,嫁女随宜莫讳穷。 注就欧诗勤琢削,续成汉纪更磨礲。 乡人借问碧鸡使,万卷书中一老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万里的艰辛共渡,我的车向西行,而你的船向东驶去。教育孩子要首先学习并遵循道理,嫁女儿要选择合适的对象而不是避讳贫穷。辛苦地撰写欧洲诗歌并打磨完善,继续完成汉代的历史记载。当乡里的人们询问关于碧鸡使的信息时,我只是一位从万卷书中学到的老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崇仁:古县名,位于今江西抚州市东南,为李氏外甥的故乡。 2. 七年:指作者与外甥相处共度的七载时光。 3. 艰险同:共同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 4. 我车西去子舟东:分别时,作者驾车向西行,外甥乘船向东归。 5. 教儿强学先循理:教育儿子要勤奋学习,遵循规律。 6. 嫁女随宜莫讳穷:嫁女儿时,要选择合适的人家,不要忌讳对方家境贫寒。 7. 注就欧诗勤琢削:整理欧阳修的诗作时要努力修改润色。 8. 续成汉纪更磨礲:继续撰写《汉纪》时要不断琢磨打磨。 9. 碧鸡使:指诸葛亮派马谡招抚南中时的使者,这里用以比喻作者的乡人。 10. 万卷书中一老翁:表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仍然在万卷书海中孜孜不倦地学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刘写给他的外甥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外甥的关爱和期望。首联描述了他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一个向西而行,另一个向东而去。颔联则是对外甥的教诲,希望他在学习上要遵循规律,不要畏惧贫穷。颈联则是希望外甥能够勤奋学习,不断磨砺自己。尾联则以乡人的询问和自己的形象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亲情和对外甥的关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甥回崇仁》是南宋诗人李刘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晚期。这个时期,宋金对峙,战争不断,国家政治腐朽,民生疾苦。 李刘的一生充满波折。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成为进士,步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屡遭贬谪。在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远离庙堂,隐居山林。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刘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忧虑。这首《送甥回崇仁》也是如此。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甥儿回家的期盼和担忧。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景象和人民的生活困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