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次韵邢子友
侧身西望涕沾翰,黄菊丹茰又满阑。
徧插定应怜我远,从游谁复尽亲欢。
年过骑省悲秋易,贫似司空乞酒难。
何日故园鸣雁侣,醉归松竹挂衣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西望去泪湿衣襟,黄色菊花和红色的野果已布满栏杆。
我想他们必定会因我在远方而挂念,有谁还陪我尽情欢乐呢?
年龄的增长让我容易悲伤,贫穷如我向人乞求美酒也很难。
什么时候故乡的老朋友能相聚一起,醉酒而归时衣帽都挂在松竹间。
去完善
释义
1. 西:指长安、洛阳等地,是古代文化发达的地方,借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涕:眼泪。
3. 沾翰:湿润毛笔。
4. 黄菊丹茰:黄色的菊花和红色的茱萸,古人认为这两种植物象征秋天。
5. 满阑:装满栏杆。
6. 徧插:普遍地插上。
7. 怜我远:可怜我离家太远。
8. 从游:一起游玩。
9. 尽亲欢:尽量让亲人高兴。
10. 年过骑省:年龄已过,不能再像骑马一样迅速地巡视各个地方。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年事已高。
11. 悲秋易:容易伤感和悲凉。
12. 贫似司空:贫穷得像没有财产的人。这里借用“司空”这个官职来比喻自己的贫困。
13. 乞酒难:向别人讨酒喝很难。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生活的困苦。
14. 故园:家乡。
15. 鸣雁侣:鸿雁的伴侣,这里用来比喻故乡的朋友。
16. 松竹挂衣冠:松竹之间挂起衣冠,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在山林之间与友人畅饮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侧身西望”、“徧插定应怜我远”、“贫似司空乞酒难”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异地思乡的悲伤情感。以黄菊、丹茰以及松竹等自然界景象为媒介,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次韵邢子友》是金代诗人傅察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主体在重阳节,为秋季之末,寓意着离别和伤感。根据相关资料可以得知,傅察是金朝的大臣,历任大理司直、监察御史等职。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金朝社会政治较为动荡的时期。
一方面,当时金朝内部政治局势复杂,官僚腐败严重,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外部则面临着蒙古的侵扰威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傅察作为一个爱国官员,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渴望建功立业。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