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廉夫韵如诸友登清微亭
束带缚吏事,发狂中愤兴。
世情多面月,噂沓背恶憎。
缅怀数群子,皎皎莹壶冰。
披云见颜色,洗翠露锋棱。
忘形到坦率,嵩论破炎蒸。
蔼然嘉誉在,顾我独无称。
文场屡交镝,师老畏侵凌。
况复时雨过,缘苗覆千胜。
便当共临眺,此兴那可胜。
孤亭枕席佳,下有寒潭澄。
仰看霞绮散,坐待月华升。
嘲咏纵欢谑,明朝期再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腰带绑住繁琐的公事,发疯似的激发热情。
世态人情如同明月多面,背后往往令人厌恶嘈杂。
怀念那些单纯的朋友,像冰一样洁白透明。
拨开云雾展现真容,洗净翠色露出锐利。
抛弃虚伪回归真诚,破译难题驱散困惑。
亲切的美誉已然传播,唯独没有我的称赞。
文坛多次交锋,年老的我害怕被侵犯。
加上时机成熟,助我脱颖而出。
应该一起登高远望,这种兴致无法抵挡。
孤独的亭子有美好的卧榻,下有清澈的寒潭。
仰望晚霞散去,坐着等待月光升起。
嘲笑和赞颂共同营造欢乐,明天还要再次登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束带缚吏事:形容在处理公务方面有束缚感。
2. 发狂中愤兴:表示因愤怒而失控。
3. 面月:指月亮的圆缺变化。
4. 噂沓背恶憎:形容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背后的态度却各怀鬼胎。
5. 皎皎莹壶冰:描述朋友们的纯洁品质。
6. 披云见颜色:比喻拨开云雾看到真容。
7. 洗翠露锋棱:表达洗净翠绿显露真相的过程。
8. 忘形到坦率:形容大家不拘小节地交流。
9. 嵩论破炎蒸:指经过激烈辩论战胜困难。
10. 蔼然嘉誉在:意为大家都有美好的声誉。
11. 文场屡交镝:表示在文学界多次交锋。
12. 师老畏侵凌:指担心老师受到攻击。
13. 时雨过:指好时机已过。
14. 缘苗覆千胜:表示促进友谊不断发展。
15. 孤亭枕席佳:指清微亭环境优美。
16. 霞绮散:描绘晚霞的美丽景象。
17. 月华升:表示月光渐亮。
18. 嘲咏纵欢谑:描述众人尽情谈笑。
去完善
赏析
《用廉夫韵如诸友登清微亭》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登山赏景、畅谈心性的愉悦之情。首联表达了诗人被世俗琐事所束缚,渴望摆脱羁绊的心境。颔联通过月亮的阴暗面和繁华喧嚣的现象,表现了世事纷繁复杂的现实。颈联则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诗人以清澈的水壶比喻朋友们的品质和才华。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无话不谈的场景,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对于时局的忧虑。随后,诗人借助于大自然的美景,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期待在这种美好时光里能够继续与友人分享快乐。
尾联则以宁静优美的景色作结,预示了未来美好的相聚时光。全诗情感丰富,格调高雅,堪称古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廉夫韵如诸友登清微亭》这首诗是宋代傅察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7年前后,这是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山水游历和诗歌创作。
此时,傅察身为朝中官员,身兼要职,但他并没有沉溺于权势名利,反而对诗画、人生哲理有独到的见解。他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究文学、艺术及人生奥秘,这段时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激发了他大量创作诗词的灵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在探索人生、世界规律的同时,也对传统儒学、道教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诗人傅察在这段时期的体验,既反映了他的个性特点,也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