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烹茶四首 其一
移种疑从紫府仙,世间凡草护芊眠。味高石蜜甘居下,效捷灵芝愧在前。玉𩊓并标官焙印,月团犹带御炉烟。年来海宇皆知愧,却笑神农未解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些神奇的花儿来自神秘的仙家仙境,虽然它们是地球上平凡的植物,却守护着生机和安宁。它们的味道甜美如同石蜜,尽管甘拜下风于灵芝的功效,却也毫无逊色。它们有着皇家指定的烘焙标志,看起来就像月亮一样明亮,闻起来仿佛带着皇室的气息。近年来,整个世界都知道这种美味的水果,甚至让神农感到惭愧(因为它本身就具有如此丰富的营养价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府:道家称神仙居住的宫府。此处指仙境。
2. 芊眠:草木茂盛的样子。
3. 石蜜:古代一种以蜂蜜制成的糖。
4. 官焙:官办的茶园或制茶作坊。
5. 月团:指团茶,圆形饼茶。
6. 御炉烟:指皇家茶园生产的茶叶。
7. 海宇:四海,泛指天下。
8. 神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始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烹茶为题,展现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精神风貌。开篇描绘了茶叶的非凡来源,将它与仙界的联系引入诗中。“移种疑从紫府仙”一句表明了茶叶的神秘色彩,暗示它的珍贵品质。随后,诗人描述了茶叶的口感和药效,将其与世间其他草药进行了对比,突显出茶叶的独特价值。
诗歌接下来提到了茶饼上带有官焙印记和月团留下的御炉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象征。这些细节传达了诗人对于茶文化的高度重视。
结尾两句中,诗人提到近年来海内外都知道茶的好处,但却嘲笑神农氏尚未完全了解茶的烹煮方法。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自信和对传承发扬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烹茶四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傅察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傅察身为文人雅士,对茶道文化颇有研究,因此他选择了烹茶这一主题进行创作。
在诗人的那个年代,人们热衷于品鉴茶叶,品茗交友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而这种品茶风尚的流行,与当时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此外,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有机会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傅察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这个时期,茶道文化与儒家思想相融合,成为文人墨客之间相互交流、切磋才艺的重要途径。因此,傅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品茗者之间的友情和共同追求的美好理想。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繁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以及茶道文化的发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