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王氏琴清堂

标题包含
题王氏琴清堂
孤桐缺月风露秋,夜虫催织寒飕飗。 拂床文字翻叶叶,古心埋没从何求。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南窗无弦鼓愈淡,焦尾有桐弃不收。 卓哉奇士千载去,已矣奇弄万古休。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飞泉爽籁十二操,铿锵浮玉鸣天球。 文王宣父次第作,此身还见大雅不。 收拾书囊杂钓具,伴君携琴隠林丘。 作诗一为写奇趣,此生此兴长悠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棵孤独的梧桐树下,秋月正缺,秋风寒露,夜晚的虫儿在催促着编织寒冷的气氛。 整理床铺时,阅读的文字仿佛一片片树叶翻动,心中的古意无法找寻,被埋藏起来。 客人来访,为我洗去了筝笛之声,那清澈悠扬的声音驱散了各种忧虑。 我坐在南窗下,没有琴弦的打击乐器更显淡泊宁静,焦尾琴也不屑于回收。 那些千古奇才虽然已离去,但他们奇妙的音乐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消歇。 江左的那些王子们的后代们,他们继承了琴清之堂的风流。 瀑布的清澈响声如同天籁之音,弹拨出12首清越的音乐。 周文王和孔子等先贤们的音乐依次响起,我这一生还能看见高雅的东西。 收拾好书包,带着钓鱼用具,陪伴你在山林丘壑中隐居,弹琴,享受这悠长的快乐。
去完善
释义
1. 孤桐:指单独的桐树,此处用来形容古琴。 2. 缺月:指月亮初升或即将落下的状态。 3. 风露秋:指秋天的风寒露重。 4. 夜虫催织:指夜晚的昆虫在寒冷的天气中忙于织巢。 5. 寒飕飗:指寒冷的秋风。 6. 拂床文字:指床边的书籍。 7. 古心:指古人的情怀与精神。 8. 清圜琅然:指优美的音乐声。 9. 南窗无弦:指没有琴弦的古琴。 10. 焦尾:指焦尾琴,东汉名琴之一。 11. 卓哉奇士:指才德出众的人。 12. 江左诸王孙子俦:指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主的后代。 13. 飞泉爽籁:指美妙的泉水声。 14. 十二操:指古代十二首著名的古琴曲。 15. 文王宣父:指周文王和孔子。 16. 大雅:指高雅的诗篇。 17. 收拾书囊:指整理书籍。 18. 伴君携琴:指陪伴着弹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是《题王氏琴清堂》,作者是南宋诗人马廷鸾。诗歌表达了琴清堂的清雅环境与氛围,赞颂了古代音乐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与向往自然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王氏琴清堂》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马廷鸾所作。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晚期。 在这个时期,马廷鸾的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官至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高位,但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回乡。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元朝的崛起,目睹了国家兴衰和人民疾苦。在回到家乡后,他过着隐逸的生活,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题王氏琴清堂》这首诗中,马廷鸾通过对王氏琴清堂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际仍能保持清醒头脑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南宋晚期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马廷鸾的个人遭遇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