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

标题包含
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 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 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旗骚将角名场。 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廷鸾(1220年-1306年),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任尚书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 马廷鸾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背着米粮也不忍心品尝,还有哪位老者在邻近的墙上。 即使百年之后也不能忘记老朋友,六十花甲还能记住岁月的痕迹。 读书人的胸怀与品格让人敬畏,而文人墨客们也在竞争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对于这些文化精髓我们不敢忘却祖先的智慧,白发苍苍的遗孤依然有最优秀的品质。
去完善
释义
1. 负米无亲不忍尝:负米,即背米,意指自己尚未发达时,家中贫困需外出劳作以求温饱。不忍尝,无法承受这样的困境。 2. 故老:指年老的故人或者故乡的老人。 3. 六甲犹能记岁阳:六甲指的是古代农历纪年的六十甲子,这里表示对时间的敏感。 4. 襟佩书生联讲席:襟佩,指学者或文学之士;讲席,指开设讲座或担任教师的席位。 5. 鼓旗骚将角名场:鼓旗,指战鼓和军旗;骚将,指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人。 6. 斯文未敢荒先绪:斯文,指儒家的经典文献;荒先绪,即忽视先人的教诲。 7. 白首遗孤腼最良:白首,指白头老人,年迈之人;遗孤,指留下孤儿;腼最良,最好的品质就是厚道、老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马廷鸾对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成就的追求。首句“负米无亲不忍尝”通过讲述自己努力为父母尽孝,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关爱。接下来,诗人提到即使经历百年,他仍然挂念着自己的故交,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岁月的感慨。“六甲犹能记岁阳”更是表现了他对时间的敏感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珍视岁月的心情。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希望和学者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竞争文化领域地位的愿望。至于最后两句“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则主要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己传承文明的责任担当,展示了他坚韧的信仰和对后代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出自南宋著名诗人马廷鸾之手。马廷鸾(1184-1259),字翔仲,号碧梧居士,江西乐平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历任官职,但仕途坎坷,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左右。 在南宋中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繁。马廷鸾虽身居庙堂,却关注民间疾苦,多次上疏陈述民间实情,提倡改革。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重视,反而因直言敢谏而遭到排挤。在这种人生际遇下,他深感忧国忧民之情,希望用自己的文学才能和政见为国家做出贡献。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北方中原地区尽失。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南宋的威胁。金朝则乘机南下侵扰。在这危急存亡之秋,马廷鸾忧心忡忡,试图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并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这首诗中,他以“熊静程主簿”为线索,引用了典故和成语,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