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德上越国公杨素
君侯称上宰,命世挺才英。本超骐骥足,复蕴风云情。
摅藻掞锦绮,育德润瑶琼。已踵四知举,非无三杰名。
济世同舟楫,匡政本阿衡。雍容入青琐,肃穆侍丹楹。
桂宫擅鸣佩,槐路独飞缨。高门罗虎戟,绮阁丽雕甍。
金樽酌湛湛,歌扇掩盈盈。匈奴轶燕蓟,烽火照幽并。
天子命薄伐,受脤事专征。七德播雄略,十万骋行兵。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拔剑倚天外,蒙犀辉日精。弯弧穿伏石,挥戈斩大鲸。
鼓鼙朝作气,刁斗夜偏鸣。六郡多壮士,三边岂足平。
岭云朝合阵,山月夜临营。胡尘暗马色,芳树动笳声。
关云未尽散,塞雾常自生。川长蔓草绿,峰迥杂花明。
小人愧王氏,雕文惭马卿。滥此叨书记,何以谢过荣。
高山徒仰止,终是恨才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君侯被称为国家栋梁,生于世间才华横溢。本比千里马还优秀,又胸怀壮志豪情。
展示出的才华如锦绣般璀璨,品德高尚如宝玉般莹润。已经传承了杨震的四知之精神,绝非没有三杰那样的声誉。
要共同扶助国家就像同乘一条船,想要把政治搞好需要像伊尹、阿衡这样的贤能之士。在皇宫内表现出从容的态度,在大殿上显示出严肃庄重的神情。
在皇宫里发出摇曳生姿的玉佩之声,走在朝廷上独自挥舞着头戴的簪缨。在高门大院内陈列着雄壮的兵器,华丽楼阁上雕刻着精美的屋脊。
在金杯中斟满醇美的美酒,舞动着歌扇展现出娇柔的体态。边境的战火燃烧到了燕赵地区,烽火照亮了幽州和并州等地。
天子命令进行讨伐,接受符印去专门执行这一任务。七德的战策广泛传播,有十万人在战场上驰骋。
犹如大雁飞翔遮蔽了敌方的阵地,又像鱼群穿过长城涌出。在交河饮水,在瀚海升起飘扬的旗帜。
手中利剑直指青天,身披犀皮甲胄光芒万丈。射出的箭矢洞穿了巨石,挥动的战刀劈杀了巨大的鲸鱼。
战鼓擂响鼓舞士气,刁斗在夜间敲响报时。六个郡县都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勇士,这三个边疆怎么能说是太平无事?
岭南的云雾刚刚结阵,山间的月亮已经夜晚降临到营地。胡地的尘土使得马匹失去颜色,芬芳的树木随着号角声摇曳。
关隘的云彩尚未完全消散,边塞的雾气经常自行生成。河边绿草悠悠生长,山峰间的杂花生机勃勃,各放异彩。
我这个小人物以王粲为愧,撰文雕章自觉不如司马相如。这样不恰当的身份担任书记一职,如何为此表示道歉和感谢呢?
遥不可及的高山只能让人仰望,终究还是痛恨自己才能不足。
去完善
释义
1. "君侯":古代对诸侯或高官的尊称。
2. "上宰":指朝廷的最高执政官,这里可能指的是宰相。
3. "命世":指名垂后世。
4. "骐骥":骏马。
5. "风云":比喻气势磅礴的场面。
6. "摅藻":展示才华。
7. "掞锦绮":形容才华横溢。
8. "育德":培养德行。
9. "润瑶琼":使品德更加高尚。
10. "四知举":指杨素被任命为四个要职。
11. "三杰":指东汉时期的三个杰出人物:管宁、邴原和王烈。这里可能是赞美杨素的才能与品格。
12. "舟楫":船桨,这里可以理解为同舟共济的意思。
13. "阿衡":古代官职名,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
14. "青琐":装饰精美的门窗。
15. "丹楹":红色的柱子。
16. "桂宫":皇帝的宫殿。
17. "鸣佩":玉佩碰撞的声音。
18. "槐路":皇宫中的道路。
19. "飞缨":飘扬的马缰绳。
20. "虎戟":古代的兵器。
21. "绮阁":华丽的楼阁。
22. "雕甍":雕刻着美丽图案的屋脊。
23. "金樽":金色的酒器。
24. "湛湛":清澈的样子。
25. "歌扇":古代女子跳舞时用的扇子。
26. "盈盈":形容舞姿优美。
27. "轶燕蓟":燕蓟是古代的地名,这里是说胡人的侵略范围扩展到了这些地方。
28. "烽火":战争的信号。
29. "薄伐":轻微的讨伐。
30. "受脤":接受祭祀的礼仪。
31. "专征":拥有单独出征的权利。
32. "七德":武王的七种美德。
33. "播雄略":传播英勇的策略。
34. "十万骋行兵":指挥十万军队作战。
35. "雁行":部队的行列。
36. "蔽虏甸":掩盖了敌人的疆土。
37. "鱼贯":士兵队列整齐。
38.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
39. "交河":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
40. "饮马":让马喝水。
41. "瀚海":广阔的沙漠。
42. "扬旌":高举旗帜。
43. "拔剑":拿起武器。
44. "倚天外":指杨素勇敢善战。
45. "蒙犀":一种坚硬的犀牛皮甲。
46. "辉日精":阳光照耀下的光辉。
47. "弯弧":拉弓射箭。
48. "伏石":隐蔽在山石间的敌人。
49. "挥戈":挥舞长矛。
50. "大鲸":鲸鱼,这里指强大的敌人。
51. "鼓鼙":打击乐器。
52. "刁斗":古代军营中用以报时和传令的铜器。
53. "六郡":古代六个郡,这里泛指全国。
54. "三边":古代中国北方的三个边境地区。
55. "岭云":山岭上的云彩。
56. "合阵":布置战斗阵容。
57. "山月":山间的月亮。
58. "胡尘":胡人的战场。
59. "马色":马的毛色。
60. "芳树":树木的香气。
61. "笳声":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发出的声音。
62. "关云":关隘上的云彩。
63. "尽散":完全散去。
64. "塞雾":塞外的雾气。
65. "常自生":经常产生。
66. "川长":河流的源头。
67. "蔓草绿":杂草蔓延生长的绿色。
68. "峰迥":山峰险峻。
69. "杂花明":各种鲜花盛开的美景。
70. "王氏":王粲,东汉末年的文人。
71. "雕文":写作技巧。
72. "马卿":司马相如,西汉时期著名的文人。
73. "滥此":承担这样的任务。
74. "叨书记":担任书记一职。
75. "谢过荣":表达歉意和感激之情。
76.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的人。
77. "仰止":敬仰、仰慕。
78. "恨才轻":遗憾自己的才能不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越国公杨素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杨素才智、品德、功勋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国家忠诚、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杨素才能的钦佩和对自身才疏学浅的惭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