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安军前

标题包含
临安军前
寂历荒城遍野蒿,昔人事业已徒劳。雁将秋色催归马,枫引霜花入战袍。地阻东南乡信远,天昏西北阵云高。不堪屡作还家梦,起向西风抚大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荒凉寂静的城市里,蒿草遍地,过去的人们所付出的努力都已经白费了。大雁带来秋天的气息,催促着归家的心绪;枫叶引导着寒霜的到来,如同战士们战袍上的风霜。地理位置导致离家乡的信息遥远,而天边的乌云笼罩,更显西北战场的气氛紧张。频繁地梦见回到家乡,却又无法实现,只能起身面对西风,抚摸着心中的大刀。
去完善
释义
1.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军前:军队驻扎的地方。 2. 荒城:荒芜的城市。 3. 昔人:指过去的古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南宋的皇帝。 4. 雁将秋色:大雁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5. 枫引霜花:枫叶上挂满了霜花。 6. 阵云:战争的烟尘形成的云层。 7. 不堪:承受不了。 8. 西风:秋风。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临安军前的所见所思。首联以荒城、野蒿开篇,表达昔人已逝的感慨。颔联中的“雁将秋色”与“枫引霜花”相呼应,生动描绘出战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战事的紧迫。颈联通过“地阻东南乡信远”和“天昏西北阵云高”两句,表现出作者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不堪屡作还家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而最后一句“起向西风抚大刀”则传达了作者决心为国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情于景,读来令人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安军前》是南宋词人张宪在靖康之役后所作。此时正值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北宋灭亡之际。1126年冬,金太宗再次派遣东、西两路大军南侵。第二年春天,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并将赵构立为皇帝,史称宋高宗。然而,此时的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采取了投降政策,向金求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 在这个大背景下,张宪目睹了金人的暴行和北宋王朝的覆灭,心中充满了悲愤。他的这首词正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的哀痛。词中的“遥望中原,郁郁葱葱。此地江山无限景,英雄血染成”,描绘了金兵入侵后中原大地的悲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苦难的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