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立仗马

标题包含
立仗马
照夜玉狻猊,霜毛铁凿蹄。春风金络脑,小雨锦障泥。御驾驰天上,军封受海西。日供三品料,缄口不闻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光下的白玉狮子,披着霜雪般的毛发,蹬着坚硬的铁蹄。在春风中,金色的马勒显得格外醒目,小雨洒落在锦绣的马衣上。皇帝的骏马如同天空中的流星,军功的封赏遍布沿海之地。每天供应三种高级饲料,马儿却安静得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去完善
释义
立仗马:古代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时,用于装点仪仗队列的马匹。这里指代朝廷的走狗,有权势者的帮凶。 1. 照夜玉狻猊:形容马的高贵与神骏。照夜,照耀夜空;玉狻猊,玉质的狮子,象征皇家威仪。 2. 霜毛铁凿蹄:马的毛发如霜,马蹄如铁。形容马的精良素质。 3. 春风金络脑:春天的和风拂过,马戴的金辔闪闪发光。描绘出一幅华丽的画面。 4. 小雨锦障泥:细雨绵绵,马身上的锦制障泥吸收雨水,反射出锦绣般的光泽。 5. 御驾驰天上:皇帝的车驾仿佛在天空中驰骋,显示出皇帝的尊贵地位。 6. 军封受海西:封赏边疆将领,接受来自海边的封地。这里可能暗示着皇帝对边疆军事的重视。 7. 日供三品料:每天为这些马提供三种品质的饲料。表示对这些马匹的精心照顾。 8. 缄口不闻嘶:尽管马儿每日养尊处优,但却不能肆意嘶鸣。暗示朝廷走狗们即便生活无忧,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去完善
赏析
《立仗马》是一首描绘宫廷御马的古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照夜玉狻猊的形象,它的毛色如霜、铁蹄矫健,配着金色的马辔和锦绣的障泥,显示出皇家气派。虽然它追随皇帝奔驰在天际,又获得海西的军功,但每天仅享用简单的饲料,需要保持安静,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名利淡泊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仗马》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成化、弘治年间(约公元1465年至1505年)。这个时期,明朝历经战乱之后逐渐恢复稳定,文化艺术开始繁荣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张宪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张宪的生平事迹颇为丰富,他曾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等职位,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他因直言敢谏而受到皇帝的器重,但也因此屡遭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悲凉之情,既表达了对朝廷的无尽忠诚,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此外,《立仗马》一诗的创作背景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明朝中期,政治腐败严重,宦官权臣把持朝政,社会矛盾激化。张宪身为文人,深感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的疾苦,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深深担忧。然而,他也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正如“立仗马”一样,虽然暂时被闲置,但最终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