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神皇词
东风未燥昭陵土,感业尼称天下母。唐室山河忽变周,李氏儿郎更姓武。洛水泱泱出宝图,黄金烂烂铸天枢。五王不入迎仙院,二竖能忘受命符。君不见汉家元后号文母,庙食从来侄祀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东风还未吹干昭陵的土壤时,那位被称为天下之母的感业尼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切。唐朝的山河突然间变成了周朝的模样,李家的儿郎们纷纷改姓为武。洛水浩浩荡荡地流淌着,仿佛隐藏着一幅神秘的宝图,金黄色的光芒照耀着铸造的天枢。五位王侯没有进入迎仙院,两个小人却忘记了他们接受的使命。你难道没看见汉朝的那位元后被称为文母吗?她的庙宇里一直供奉着她的侄子来祭祀她。
去完善
释义
昭陵:指唐太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感业尼:指武则天。这里通过一个虚构的人物“感业尼”来称呼她。
洛水:黄河支流洛河的简称,源出陕西省。
宝图:此处的宝图指的是洛水中出现的神秘图案,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的象征。
五王不入迎仙院:此处记载的是唐朝末年的一次宫廷政变,五位王子因权力争夺而陷入困境。
二竖:《诗经·小雅·黄鸟》中有“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故将谓鸮鸠之辈矣,而此乃公子也。将军速引彼罪人!”这里的“二竖”象征着那个时期的两位乱臣贼子。
汉家元后:即西汉皇后吕雉,她在丈夫刘邦去世后掌握了大权,侄子吕禄被立为皇帝,后世称其为“文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圣母神皇词》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武则天的诗。全诗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描述了武则天从尼姑成为天下之母,以及她统治下的唐朝河山突然变成了周朝的过程。洛水的宝藏,黄金铸造的天枢,都象征着武则天在位时的辉煌。然而,五王没能进入迎仙院,两个小人忘记了接受天命。结尾处作者用汉朝的文母(指王政君)来对比,认为尽管武则天得到了母亲的称号,但她的庙祀却因为侄子(指唐玄宗李隆基)而变得荒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圣母神皇词》是南宋末年诗人张宪的作品,创作于1279年。
在南宋末年的乱世,张宪身为军人,参与了抗击元朝的战争,他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和家园破碎。在这首词中,他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当时民众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在创作这首词的时期,南宋已经岌岌可危,元军步步紧逼,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个背景下,张宪深感忧虑,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