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赠张省史从军南征
震天金鼓紫驼骄,皂纛连珠画斗杓。甲马鱼鳞开晓日,锦袍花萼上春潮。桄榔雨暗汤泉溢,茉莉风暄海瘴消。幕下何人专草檄,共夸谋议得张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响彻着震天的金鼓声,紫色的骆驼昂首挺胸,骄傲地行走着。黑色的大纛旗上绘制着连续的珠子,象征着北斗七星。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整齐排列的士兵身上,如同鱼鳞般闪闪发光。华丽的战袍如同盛开的花朵,迎着春天的气息翩翩起舞。阵雨过后,汤泉边的桄榔树显得格外翠绿,阳光照耀下的泉水闪闪发光。微风拂过,茉莉花香弥漫,驱散了一直令人烦恼的海瘴之气。幕僚们谁又在专心起草檄文呢?大家共同称赞他的智慧谋略堪比历史上的张昭。
去完善
释义
震天金鼓:形容声音极大,像震天的战鼓声。金鼓,古代的打击乐器,用于军事。
紫驼骄:紫驼,紫色的骆驼,这里指豪华的车马。骄,傲慢,这里是炫耀的意思。
皂纛:黑色的旗帜。
连珠:连续不断的样子。
画斗杓:描绘北斗七星的形状。斗杓,即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甲马:披甲的战马。
鱼鳞:比喻军队的队列整齐,如同鱼鳞一般。
锦袍:华丽的战袍。
花萼:花蕾,这里指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桄榔雨暗:桄榔,一种棕榈科植物;雨暗,阴暗的雨天。
汤泉:温泉。
茉莉风暄:茉莉,茉莉花;风暄,微风拂面,温暖宜人。
海瘴:海上的瘴气,多指恶劣的天气。
幕下:指在军队中担任幕僚职务的人。
专草檄:草檄,起草檄文,檄文是古代官方用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章。专草檄,专门负责起草檄文的人。
张昭: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曾任东吴的丞相。这里以张昭喻指张省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赠张省史从军南征》描绘了一幅雄壮的战争画面,充满了激扬的战斗气氛和恢弘的军旅气象。诗人以“震天金鼓紫驼骄,皂纛连珠画斗杓”开篇,展现了战场上的战鼓轰鸣、勇士们骄傲的姿态以及战斗的激烈场面。紧接着,“甲马鱼鳞开晓日,锦袍花萼上春潮”两句则描述了将士们的军容威武,他们犹如春天的潮水一般勇猛向前,充满生机活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桄榔雨暗汤泉溢,茉莉风暄海瘴消”两句通过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艰难险阻。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境,但诗人坚信在幕后有一位善于起草檄文的谋士,那就是张昭,他将为这场战争出谋划策,赢得最后的胜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生动的描绘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赠张省史从军南征》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宪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5年左右,正值南宋末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人的入侵,南宋朝廷岌岌可危。而作为南宋末期的诗人,张宪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生活困苦。他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篇。
诗中表达了对从军南征的张省史的敬仰和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建功立业,捍卫疆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