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酒如渑
酒如渑,肉如陵。
赵妇鼓宝瑟,秦妻弹银筝,歌儿舞女列满庭。
珊瑚案,玻璃罂,紫丝步帐金雀屏。
客人在门主出迎,莲花玉杯双手擎。
主人劝客客勿停,十围画烛夜继明。
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世间宠辱何足惊。
珠万斛,金千籝。
来日大难君须行,胡不饮此长命觯君不见刘伯伦王无功,
醉乡深处了平生。
英雄万冢瘗黄土,惟有二子全其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醇美的酒像浓汁一样,丰盛的肉堆如山丘。
赵国的美妇弹奏着珍贵的宝瑟,秦国的妻子则悠然地吹奏银筝。
舞蹈的女子和歌唱的孩子填满整个庭院。
彩绘的珊瑚桌子,盛着美酒的玻璃瓶,紫色丝质的步帐映衬着金色的雀屏。
客人刚到,主人便出来热情迎接,双手捧着莲花玉杯。
主人劝着客人不要停下来,10围的画烛照亮了整个夜晚。
只愿享受这长久的沉醉,不愿清醒面对世间的荣耀与屈辱,丝毫不用害怕。
珍珠无数,黄金成箱。
但日后会有大的困难需要你前行,为何不在此刻一醉方休?你不曾看见刘伶和王绩吗?他们在这醉乡里度过了完整的人生。
成千上万英雄的坟冢被埋在黄土之下,只有这两位得以保全自己的名声。
去完善
释义
1. 酒如渑:形容酒的质量非常好。渑,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以产美酒著称。
2. 肉如陵:形容肉的丰富。陵,丘陵,这里比喻肉的数量之多。
3. 赵妇鼓宝瑟:赵妇,指赵国的美女;鼓,弹奏;宝瑟,珍贵的瑟琴。
4. 秦妻弹银筝:秦妻,秦国的美女;银筝,用银装饰的筝。
5. 珊瑚案:珊瑚制作的桌子或案子。
6. 玻璃罂:玻璃制成的瓶子。
7. 紫丝步帐金雀屏:紫丝步帐,用紫色丝线编织的帐幕;金雀屏,屏风上的金雀图案。
8. 十围画烛夜继明:十围,形容蜡烛很大;继明,接连亮着。
9. 千日醉:指长时间陶醉于美酒之中。
10. 胡不饮此长命觯:胡,为何;长命觯,古代的饮酒器具。
11. 刘伯伦:即刘伶,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酒徒,曾任建威参军。
12. 王无功:即王绩,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太乐丞。
13. 醉乡深处了平生:在醉酒的境地中度过了整个一生。
14. 万冢瘗黄土:众多坟墓被埋在黄土之下。
15. 二子全其名:指刘伶和王绩两人因醉酒而留下了他们的名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欢宴场景的古诗,借以表现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歌开篇描述了盛宴的热闹场面:美酒佳肴、琴瑟悠扬、歌舞升平。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欢乐气氛。接着,诗中的器皿、色彩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示出这场宴会的豪华与繁荣。在诗歌的高潮部分,“但愿千日醉,不愿一日醒”传达出诗人的愿望:追求沉醉的乐趣,抛弃世俗的烦恼和忧虑。随后,诗中赞美了财富的积累,但最终回归于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是在于内心的富足和灵魂的自由。最后,诗人提到了两位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寄情于醉酒之中,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从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体会到诗人渴望恬淡安宁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进酒·酒如渑》是南宋词人张宪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正是南宋与金国关系紧张的时期。这一年,金朝以北宋灭亡为借口,攻打南宋,企图一举统一中国。此时,南宋朝廷却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军力不足、政治腐败,局势岌岌可危。
在这个特殊时期,张宪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对国家的安危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饮酒解忧,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对朝廷的不满。因此,在这首词中,张宪借酒消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思念,希望与他们共度艰难时光。
总的来说,《将进酒·酒如渑》是张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通过对酒的赞美和人生感悟,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张宪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当时南宋文人在民族危机面前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