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胭脂井

标题包含
胭脂井
胭脂井,玛瑙甃,琉璃阑,黄金辘轳银绠寒。桃花小波下无底,雌龙古怨沈红水。妖姬不作井中鬼,玉树飞花落如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胭脂井,像玛瑙一样的井壁,琉璃般的围栏,配上黄金打造的辘轳和银色的绳索,带着些许清冷之气。这口桃花波纹下的古井深不见底,古老的传说中有一条雌龙在此沉入红水。但这位佳人并非井中的冤魂,而是如玉树般美好的人儿,她的离去如同飘落的桃花雨一样美丽而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胭脂井:又称为桃花扇井,是陈朝灭亡的典故之一,历史上著名的爱情故事传说地点。 2. 玛瑙甃(zhòu):玛瑙装饰的井壁。 3. 琉璃阑:琉璃装饰的井栏。 4. 黄金辘轳银绠寒:辘轳和井绳用金银制成,代表着华贵,但也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暗示着井中藏有哀伤往事。 5. 桃花小波下无底:以桃花形容井口的小波纹,表示井水的清澈,同时“无底”也暗指井的神秘深邃。 6. 雌龙古怨沈红水:这句表明这井曾经发生过一个神秘的古老故事,其中红水代表胭脂泪。 7. 妖姬不作井中鬼:暗示这是一个古代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 8. 玉树飞花落如雨:将玉石做的树木比拟为古代美人的倩影,表达了美女的离世犹如花落如雨般的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胭脂井》是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古代美人和爱情悲剧的诗歌。首句“胭脂井”以实物开篇,通过具体的名称点出主题,引入读者视线。接下来的“玛瑙甃”、“琉璃阑”、“黄金辘轳银绠寒”等词语,都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细节和氛围,使画面更加丰满。而“桃花小波下无底,雌龙古怨沈红水”则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无奈和哀伤,暗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结尾处的“妖姬不作井中鬼,玉树飞花落如雨”,虽然充满了梦幻般的美丽,但也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凄凉。整首诗色彩斑斓,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胭脂井》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名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期,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 这个时期,张宪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任国子祭酒,后辞官回乡,但仍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命运。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的背景知识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的朱温篡位,建立了后梁政权。其中提到的“胭脂井”位于洛阳宫中,据传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曾在井旁种植石榴树,寓意江山永固。然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被后唐所灭,这口象征着皇家尊严的胭脂井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在南宋末期,张宪以此典故创作了《胭脂井》一诗,表达了他对皇室衰败和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民族复兴的期盼。这首古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感慨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