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盖山石鼓谣

标题包含
夏盖山石鼓谣
临平石鼓不自鸣,直待蜀桐鱼作形。陈仓石鼓载文字,徒有鼓形无鼓声。夏盖之石或自鸣,盖石一鸣三吴兵。呜呼三吴十年厌干橹。不缘夏盖鸣石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临平的石鼓不会自己发声,只在遇到蜀桐和鱼时才有形态。陈仓的石鼓上刻着文字,却只有鼓的形状而没有声音。夏盖山的石头有时会自己发出声音,一旦石头发声就会引来三吴的士兵。唉,三吴地区厌倦了十年战事,不是因为有夏盖山上的石头发声引起的战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平:原指浙江杭州市临平区,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2. 蜀桐鱼:指四川产的桐木制作而成的鱼形乐器。 3. 陈仓:原指陕西宝鸡市,这里借指西部地区。 4. 夏盖山:位于浙江慈溪市北部,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 5. 三吴:古指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地理区域。 6. 干橹:古代兵器中的盾牌与竹竿组成的简易武器,比喻武力冲突。
去完善
赏析
《夏盖山石鼓谣》张宪 本诗通过对比临平、陈仓两处石鼓的形态与声音,突显出夏盖山石的与众不同。作者以此为契机,借“夏盖之石或自鸣”表达出了世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最后一句“不缘夏盖鸣石鼓”则暗示了战争并非石鼓所引发,而是人们自身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以此来提醒人们应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盖山石鼓谣》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张宪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中原地区已被元朝占领,而江南的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文人墨客们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张宪作为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曾经担任过南宋官职,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选择了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这使得他在创作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夏盖山石鼓谣》中,张宪通过对夏盖山石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他将石鼓比喻为“天地钟灵”,暗示了历史沧桑和国家兴衰,同时也寓含着他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和对民族复兴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