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绣户中。梅梁立春雨,桂殿别秋风。火焚柏梁台,信断乌衣国。羁雌忆孤雄,双飞难再得。卵破巢既空,系丝徒尔红。曾如燕赤凤,能入汉皇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只燕子又见两只燕子,双双在锦绣门户中飞舞。梅梁伫立在春雨中,桂殿则在秋风中告别。柏梁台被大火焚烧,乌衣国的消息已断。离群孤雌燕回忆着曾经的雄伴,然而再度双飞已然难得。鸟蛋破碎,巢穴已经空空如也,系着的丝线徒然鲜艳如火。它们曾经像红色凤凰,能进入汉朝的皇宫。
去完善
释义
《双燕离》:本诗通过描绘双燕分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1. 双燕复双燕,双飞绣户中:写两只燕子在绣户中双飞,寓意美好的爱情时光。
2. 梅梁立春雨,桂殿别秋风:描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秋天的萧瑟离别。
3. 火焚柏梁台,信断乌衣国:暗指爱情的美好时光因意外而消逝。
4. 羁雌忆孤雄,双飞难再得:表明女性对曾经的美好爱情的难以忘怀和不可挽回的无奈。
5. 卵破巢既空,系丝徒尔红:以巢中的卵被打破,巢穴一空为背景,象征了爱情的消逝。
6. 曾如燕赤凤,能入汉皇宫:用汉代皇帝喜爱的燕子赤凤比喻美丽女子的爱情。
去完善
赏析
《双燕离》是一首描绘离别和思念的诗。诗人以燕子为喻,表达了对失去的爱情的怀念。前四句描述了双燕在春雨中的美丽景象,但转眼到了秋天,它们不得不分别。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宫廷的灾难,象征着爱情的破裂。最后四句以卵破巢空的景象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挽回的爱情的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燕离》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感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明朝洪武年间,大约公元1375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从战乱走向和平的阶段,人们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然而,这个过程中仍然伴随着许多人生离合,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重逢与离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张宪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的诗篇之中。在他的笔下,燕子被视为象征爱情的使者,它们的离别象征着人间的离别之苦。而诗中的“梧桐树”则寓意着人生的起伏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