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垣画
山果缀丹实,霜林开画屏。美人湘水上,谁与拾秋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果实红彤彤,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秋天的树林里。美丽的人儿在湘江的水边,有谁能和她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呢?
去完善
释义
山:小山;结:名词动词化,结果实的意思。
丹实:指红色的果实,亦即石榴。
去完善
赏析
《睦垣画》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诗人在其中融入了寓意丰富的象征手法。首句“山果缀丹实”生动展现了山中果实成熟的景象,以山果点缀的满树红叶为背景,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接下来“霜林开画屏”则是对这幅画面的进一步拓展,通过秋霜使树叶变红的景象描绘出如画的秋色。
在画面之中,诗人引入了一位美丽女子形象——“美人湘水上”,将整个画卷的情感氛围推向了高潮。她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孤独地行走,她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寥的心境。而结尾的“谁与拾秋馨”则暗示出这位美人的内心独白: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有谁能够分享这份秋天的美好呢?
整首诗以饱满的艺术感染力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美感,让人不禁陷入对生命、自然和美的深深思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睦垣画》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正值明朝初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睦垣画》时,张宪年仅二十多岁,正是他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时候。他的青年时期正值明朝初年,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明朝初年的文化氛围也颇为浓厚,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宪将田园风光和生活气息融入诗中,展现了他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