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栖鹤峰

标题包含
栖鹤峰
辽东失却丁令威,赤壁梦里横江飞。明河洲头槎已烂,千岁去家今始归。晴峰历历入云小,独立秋空望华表。华阳真逸上清来,铁笛一声山月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辽东失去丁令威,赤壁梦中风起云涌。银河渡头的木船已破烂不堪,千年的离家如今终于归来。在晴空万里的山峰之间,独自站在天空中守望中华的象征——华表。华山之上有位名叫真逸的上仙降临,他用铁笛吹奏,响彻山谷,直至黎明。
去完善
释义
1. 辽东:泛指东北一带地方。 2. 丁令威: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据《搜神后记》记载,他曾化为鹤,飞往辽阳东华表柱。 3. 赤壁:中国湖北省的一处古战场。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孙权在此大战。周瑜火攻曹军战舰,赢得此战。 4. 明河洲头:银河边的绿洲。槎:木筏。这句意指牛郎织女相见的地方已经不能用了。 5. 华阳真逸:指仙人。 6. 上清:道教神话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栖鹤峰》是一首描绘仙境诗意的古体诗,诗人借用了丁令威、赤壁、槎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灵动飘逸的画卷。前两句描述了丁令威在辽东失去了踪迹,而赤壁却在梦中横江飞,表达了仙境与现实的反差,为整首诗铺垫了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明河洲头槎已烂”这一现象,暗示了世事如梦,繁华落尽的感慨。最后四句通过描述晴峰、华表、华阳真逸等形象,展现了仙人在山月中吹铁笛的画面,寓意着人们应追求心灵的超脱和宁静。全诗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栖鹤峰》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张宪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朝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但文人墨客对山水的热爱并未减少。 在张宪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宦海沉浮,曾任职地方官员,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由于政局不稳,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在《栖鹤峰》中,他以栖鹤为象征,表达了隐逸之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此外,嘉定年间也是南宋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时的文人墨客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此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张宪通过描绘栖鹤峰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