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马
朝发白马津,莫及陈留县。兵事急星火,驿程疾雷电。左挟弓,右擎箭。独飞一骑报军书,百里王城驰急变。丞相真静才,清谈白羽扇。天子蔽九重,张乐绛霄殿。内门三日不得朝,咫尺天威无路见。三十万众解甲降,锦绣封疆成广荐。明日腥风虏骑来,背城借一谁堪战?嬖幸窃鲁弓,奸谀卖纪甗。衔璧牵羊事已非,束手蕃臣忘入援。抆泪踏边尘,含愁别宫院。回首东南汉月高,淅沥风沙破颜面。白草黄云望莫穷,西楼尚隔汤城淀。木叶山前下马时,背水始悟降王贱。使者来,君早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黎明时分从白马渡口出发,还未能抵达陈留县。军事紧急如火光流星,驿站行程迅疾如闪电。左边带着弓,右边托着箭。独自骑马报告军情,百里的都城紧急传报。丞相沉稳有才,轻摇羽毛扇轻松应对。皇帝深居九重,在绛霄殿里享受音乐。侍卫连续三天不得进朝,近在咫尺却无法见到天子的威严。三十万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美好的江山成为广阔的祭品。第二天敌人骑兵汹涌而来,谁能背城一战呢?宠臣们私藏兵器,奸佞之徒出卖忠诚。投降之事早已被掩盖,手握重权的蕃臣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含泪踏上边疆土地,满怀忧愁告别皇宫。回头望去东南的天空明月高悬,破碎的容颜在风吹雨打中更显得楚楚可怜。草原上的云、枯黄的草一望无际,西边的楼阁还被水波围绕。在木叶山下停下马来,面对困境才醒悟到投降的可耻。使者已经到来,你尽快去见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白马津:古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
2. 陈留县:古县名,在今河南省。
3. 兵事:军事事务。
4. 星火:形容快速,如流星般迅速。
5. 驿程:指驿站间的路程。
6. 雷电:比喻速度之快。
7. 挟弓:拿着弓箭。
8. 擎箭:举着箭。
9. 独飞:独自飞翔。
10. 军书:军事文书。
11. 王城:皇帝居住的都城。
12. 丞相:古代官职名称,宰相。
13. 静才:具有沉静才能的人。
14. 清谈:清雅的言谈。
15. 白羽扇:白色的羽毛扇子。
16. 天子:皇帝。
17. 九重:泛指深宫。
18. 张乐:设宴奏乐。
19. 绛霄殿:宫殿名。
20. 内门:皇宫内的门。
21. 三日:三天。
22. 咫尺:形容距离近。
23. 天威:皇帝的威严。
24. 三十万众:众多士兵。
25. 解甲:放下武器投降。
26. 封疆:领土。
27. 广荐:广阔的平原。
28. 腥风:形容战争的气息。
29. 虏骑:敌军骑兵。
30. 嬖幸:宠爱的小人。
31. 鲁弓:弓箭。
32. 奸谀:狡诈阿谀的人。
33. 卖纪甗:出卖国家利益。
34. 衔璧:献出玉璧表示投降。
35. 牵羊:牵着羊以表示归顺。
36. 入援:援助。
37. 抆泪:擦眼泪。
38. 边尘:边疆的风尘。
39. 宫院:宫廷院落。
40. 汉月:汉朝时的月亮。
41. 淅沥:形容风雨的声音。
42. 破颜面:形容面容憔悴。
43. 白草:一种植物。
44. 黄云:黄色的云彩。
45. 木叶山:古代山名。
46. 汤城淀:古代湖泊名。
47. 使者:使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事紧急、军情如火之时,一位英勇的骑士穿越重重障碍向朝廷传送军情的场景。同时揭示了战争背后政治斗争的混乱和诸多问题。诗歌多处运用典故,使得诗的意境丰富深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发白马》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4世纪末期,即元末明初之际。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张宪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经历也颇富传奇色彩。他曾因战功卓著而封为燕国公,但在政治斗争中受到排挤,最后含冤而死。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诗中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张宪通过描绘战马奔腾、战士英勇的场面,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英勇抵抗外侮的赞美。同时,他也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张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感慨的重要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