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卿叹

标题包含
荆卿叹
白虹贯赤日,易水生凄风。燕人尽悲愤,相送冀城中。筑声何惨戚,歌意哀无穷。岂不念即往,立堪嬴政胸。徘徊有所待,匪畏秦帝雄。自恨剑术疏,未易了君事。秣马膏吾车,我客久不至。奈何遽相促,苦未知人意。丈夫重然诺,断臂死不辞。但怜樊将军,九泉终见疑。咄彼死灰儿,曷足同等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 太阳的光芒如白虹贯穿天际,水流中涌动着寒冷的狂风。燕国的人们都为悲伤愤怒所笼罩,纷纷来到冀城送别。那筑城的劳动号子如此悲惨,歌声中的情感无尽哀愁。我们怎能忘记过去的磨难,立下可以抵挡秦始皇的誓言?我们在此徘徊等待,并不是害怕秦帝的威严。只是痛恨自己的剑术还不够熟练,无法轻易地完成使命。让我们的马匹吃饱,车辆润滑好,我们的客人怎么迟迟不来?为什么这么急切地催促,我们还不了解你的意图。大丈夫重视承诺,即使断了手臂也不推辞死亡。只是可怜樊将军,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会受到怀疑。那些如同死灰一般的懦弱之辈,又怎么能与我们相提并论呢?
去完善
释义
白虹贯赤日:指太阳出现时出现的自然现象。 易水:河流名,位于河北省北部。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具有重要意义。 燕人:燕国人民。 冀城:古邑名,又作“鄗”,春秋时期为晋邑,战国时属赵。 筑:古代弦乐器的一种,形状象筝,有十三弦,弦下有柱。 悲愤:悲痛愤怒。 匪:同“非”,表示否定。 赢政:秦始皇的本名,统一六国后的首位皇帝。 嬴政胸:嬴政的心脏处。这里意为面对嬴政无所畏惧。 踌躇:犹豫;停留。 大剑术疏:剑术不够熟练。 骏马:强壮的马。 膏吾车:对我的车辆进行检查。 苦:非常。 丈夫:成年男子。 断臂死不辞:即使失去手臂也不后悔。 但怜樊将军:令人同情的是樊於期将军。 九泉:指地下深处。 嗟:叹息。 死灰儿:比喻毫无生气或活力的人。 等夷:地位相等。
去完善
赏析
《荆卿叹》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五言诗,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展现了燕人的悲痛、荆轲的决断和樊於期的忠诚。诗句中的白虹、易水等元素勾勒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传达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荆卿叹》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以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抒发诗人对荆轲的敬意和感伤之情。 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战乱不断,百姓疾苦,张宪目睹现实忧虑国事,感叹英雄豪杰荆轲的事迹,借此表达他的悲凉心情和对国事的忧虑。此时南宋灭亡在即,张宪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国家危亡而无力回天,这种感慨也是张宪在这首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信息。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北宋时期艺术与文化繁荣,但到了南宋后期,随着金人的侵略和蒙古势力的崛起,整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张宪身处这个时代,无法摆脱现实的苦难,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历史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