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杨花词

标题包含
杨花词
东风吹春春不醒,桃花杏花空娉婷。万丝剪绿暗如雾,千里相思长短亭。亭前女儿十六七,手挽柔条背春日。六街马蹄蹋黄尘,雪花漫天愁杀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拂面春意浓,桃花与杏花竞相开放,却无人欣赏。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的光泽,好似薄雾轻纱。远方的朋友啊,我在这长亭短亭间思念着你。前方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十六七岁的年纪,手里拿着枝条,她转过身来面向阳光。街头巷尾的马蹄声此起彼伏,尘土飞扬,仿佛那漫天的雪片一样让人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风:春风。 2. 桃花杏花:分别指桃花和杏花,都是春天的象征。 3. 空娉婷:形容花朵孤独地美丽。 4. 万丝:指柳丝,代指杨柳。 5. 剪绿:绿色的柳叶。 6. 暗如雾:形容柳絮纷飞的景象。 7. 长短亭:古代驿站的别称,这里指离别的场景。 8. 女儿:少女。 9. 六街:泛指繁华的大街。 10. 马蹄:马的蹄子,这里指骑马的人。 11. 黄尘:尘土飞扬的场景,多用于形容繁华的景象。 12. 雪花:指柳絮。 13. 杀人:形容令人忧伤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思绪的词作。上阕以春风、桃花、杏花以及绿色剪影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同时透露出春天的短暂和无奈。下阕则以少女的形象与远去的马队形成对比,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难以抗拒。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也有世事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多愁善感和敏锐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花词》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约公元1279年至1368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宋元交替,民族矛盾激化,战乱频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宪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楚,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致力于抗金事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后来,他又在元朝统治下生活,感受到了来自异族的压迫和歧视。这些经历使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更为强烈,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杨花词》中,张宪以杨花为意象,描绘了世事如烟、人生无常的感慨。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杨花的美丽与哀愁,展现了其作为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担当。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