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

标题包含
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
兰若压江桥,长廊昼寂寥。鸟啼春后树,龙起定中潮。花雨随风散,茶烟隔竹消。客程他日路,清话借通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的小庙里,长廊寂静无声,只有白天。春天的鸟儿在树上歌唱,如龙的潮水在涨落起伏。花儿伴着风雨散落,茶香隔着竹林飘散。未来的路途还很漫长,我们借夜晚的时间,说说话,互相陪伴。
去完善
释义
1. 兰若:佛教寺院的美称,这里指哲古心前往的吴江报恩寺。 2. 压:占据。 3. 江桥:桥梁。 4. 长廊:寺庙内的游廊。 5. 春后树:春天的树木。 6. 龙起:比喻僧人入定时的平静气氛。 7. 花雨:佛教语,形容佛经如花瓣般纷纷下落。 8. 茶烟:烹煮茶水时产生的热气。 9. 客程:行旅的距离或时间。 10. 他日:以后,将来。 11. 清话:清雅的话题,这里指朋友间的谈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寺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尽的祝福。首联“兰若压江桥,长廊昼寂寥”,展现了寺院孤寂而又庄重的氛围。颔联“鸟啼春后树,龙起定中潮”,通过鸟儿啼鸣和潮水涌动两个生动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颈联“花雨随风散,茶烟隔竹消”,描绘了春天花落如雨,茶香四溢的场景,展现了禅意的美好与宁静。尾联“客程他日路,清话借通宵”,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清净之心,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初年,即公元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这个时期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巩固政权的阶段,社会相对稳定。 张宪在明朝初年担任御史大夫,曾参与平定云南的战争,因此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描绘边疆风光和战争场面之作。在这首诗中,他以哲古心为朋友,表达了送别时的感慨和对朋友的祝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