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听雪斋

标题包含
听雪斋
万籁入沈冥,坐深窗户明。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扑纸春虫乱,爬沙夜蟹行。袁安政无寐,敧枕漏三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有的声音都渐渐安静下来,我的思绪变得沉静,窗外也变得更加明亮。偶尔,我听到从稀疏的竹叶上传来的轻微的声音,如同碎玉一般悦耳。在纸上,我看到春虫的杂乱足迹,就像夜晚沙滩上的螃蟹行走一样有序。我想起袁安的故事,他的正义感让他无法入睡,他斜靠着枕头,倾听着深夜的三更钟声。
去完善
释义
《听雪斋》:本诗描绘了作者在静听雪花飘落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他内心孤独宁静的心境。 1. 听雪斋:作者的居所。这里指的应该是他在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独自在自己的住所聆听雪花飘落的情境。 2. 万籁入沈冥:表示整个世界变得宁静。“沈冥”一词在古籍中常用以表示安静、静谧。 3. 坐深窗户明:“坐深”指的是夜深,也就是说在夜深的时候还坐在窗前。 4. 微于疏竹上:“微于”是指声音微弱。这句意思是说,风吹动稀疏的竹子,发出微弱的声音。 5. 时作碎琼声:碎琼声即指雪花落在物体上发出的声音。这句描绘的是雪花飘落的景象。 6. 扑纸春虫乱:这句表达的是春虫落到纸上时的混乱景象。 7. 爬沙夜蟹行:描述夜晚螃蟹行走的形象。 8. 袁安政无寐:古代贤者袁安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也不会睡觉,这是因为他时刻在等待国家征召。 9. 敧枕漏三更:形容诗人虽然无法入睡,但仍在倾听夜色中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听雪斋》描绘了寂静的雪景中,诗人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而有所感悟的心境。首联“万籁入沈冥,坐深窗户明”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幽静环境,通过窗户明亮来反衬外界的静谧。颔联“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生动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声音,透过稀疏的竹子传来,犹如碎玉敲击的声音,表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颈联“扑纸春虫乱,爬沙夜蟹行”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同时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尾联“袁安政无寐,敧枕漏三更”则借用了袁安卧雪的故事,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美好愿景的追求。整首诗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雪斋》是明代诗人张宪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明朝初期,具体年份已经难以考证。在这个时期,张宪作为一位文人雅士,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热爱山水田园生活。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表达了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宁静致远的理想境界。 在明初这个特殊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时,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许多文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创新,展现个性。张宪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他的才情和智慧,创作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