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一
赞皇太尉有新题,不减吴江与会稽。最忆秋山霜月夜,卷芦一曲醉如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尉的新曲调非常出色,与吴江和会稽地区不相上下。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在秋天的山间的月光之夜,伴随着轻柔的卷芦音乐,所有人都陶醉在这美妙的夜晚中。
去完善
释义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一》张宪
注释:
1. 赞皇太尉:这里指宋朝抗金将领韩世忠,封为“鄂王”,后改封为“蕲王”。
2. 新题:新写的诗题。
3. 不减吴江与会稽:意指其诗词才情与范蠡和西施一样富有诗意。
4. 最忆:最常回忆起。
5. 秋山霜月夜:秋天的夜晚,月光照耀着山景。
6. 卷芦:形容风吹动芦苇的声音。
7. 一曲:一首曲子。
8. 醉如泥:形容喝得大醉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铁笛道人的隐逸之士在秋夜弹奏筚篥的情景。诗的首句“赞皇太尉有新题”,赞皇太尉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位贵族或者权臣,他拥有新的曲目,却不愿意将其公布于众。次句“不减吴江与会稽”则暗示这位隐士的技艺之高,甚至可以与吴江与会稽的大家相媲美。
第三句“最忆秋山霜月夜”描绘了铁笛道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演奏的场景。而末句“卷芦一曲醉如泥”则表达了他在弹奏时沉醉其中的状态。整首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热爱音乐、才华横溢却又不慕虚荣的隐逸之士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一》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在诗人的笔下,以乐观、开朗的笔调描绘了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了市井繁荣的场景,也反映出当时民间社会精神风貌的一种向往和理想。
张宪生活在南宋初期,这位江南才子曾屡次应试不第,但一直热爱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特色。在他的一生中,他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战乱年代,人们饱受流离之苦,但同时他也看到了社会的多元性,人们在艰难中努力寻求出路。这既给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
在《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一》一诗中,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市井平民的生活场景,并对普通百姓的努力生活表示出深切的赞赏。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平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