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铁厓先生归钱塘
团花染累吴蚕茧,五色文绫出金剪。海风吹度滕王宫,南浦西山画帘卷。天狗夜吠声如雷,东奎西壁昏煤炱。土洲自可驾黄犊,铁箸何用画寒灰。牛酥煼花春未老,湖上同谁剪芳草。真珠酒泻紫蒲萄,金错刀镌红玛瑙。六桥杨柳香雾深,吴娃一笑千黄金。莫邪不作老龙舞,铁管自成丹凤吟。软舆送别湖源道,江花照人日杲杲。长风吹送书画船,先生眼空方醉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幅画面描绘了五彩斑斓、精致无比的丝绸和织物,其精美程度令人惊叹。海风吹过,仿佛来到了滕王宫,卷起了南浦山间的画帘。在这幅画卷中,还有日夜守望着天空的天狗,以及埋藏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煤炭。那些精美的画作,犹如在乡间骑着黄牛,用铁笔画出了冬天寒冷的气氛。春天的花朵正在盛开,在湖边与朋友们一起欣赏着这一切。紫葡萄真珠般的酒水倾泻而下,金错刀刻画着红玛瑙宝石般的光泽。六桥边的杨柳香气弥漫,每个微笑都价值千金。这种无与伦比的美丽,无需用剑刃激起飞龙起舞,也无需用铁管演奏凤凰和鸣之声。 在湖边的道路上,花团锦簇,日光洒落,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轻柔的轿子正缓缓离开,随着长长的风,送走了这位画家。此时,他的眼中已经空空如也,因为他已经陶醉在了这美丽的风景之中。
去完善
释义
团花:指圆形或圆角图案的织物。
累:连绵不断的样子。
吴蚕茧:吴地所产的蚕茧。
五色文绫:五种颜色的华贵丝织品。
金剪:使用金子制作的剪刀,喻指剪裁华贵衣物的技巧。
海风:从海洋吹来的风。
滕王宫:传说中西周时期滕王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皇宫。
南浦:水边,河边。
西山:山名,这里指西湖旁的群山。
画帘:精美的窗帘。
天狗:传说中的神兽,形状如犬,能食日月。
夜吠:夜间吠叫。
声如雷:形容声音巨大,如雷鸣般。
东奎:东方的天空。
西壁:西方的天际。
煤炱:烟熏痕迹,这里形容天空昏暗。
土洲:土地和河流形成的自然区域。
驾黄犊:乘坐黄牛拉的车子。
铁箸:用铁制成的筷子。
寒灰:寒冷的灰尘,这里比喻暗淡无光的事物。
牛酥:一种酥油,可以用于烹饪和制作糕点。
煼花:烘烤花朵。
春未老:春天还没有结束。
湖上:湖泊之上。
剪芳草:修剪嫩绿的草叶。
真珠酒:用珍珠酿制的酒。
紫蒲萄:紫色葡萄。
金错刀:古代一种刀具,刀刃锋利。
红玛瑙:红色的宝石。
六桥:杭州西湖边的六个桥。
杨柳:杨树和柳树。
香雾:香气弥漫如雾。
吴娃:泛指江南美女。
一笑千黄金:形容女子的笑容价值千金。
莫邪:古代宝剑的名字。
不作老龙舞:指剑不舞动。
铁管:铁制的管乐器。
丹凤吟:音乐名。
软舆:轻便的人力车。
湖源道:西湖源头附近的道路。
江花:鲜花。
照人:照亮了周围。
日杲杲:太阳明亮耀眼。
书画船:装有书画的船只。
先生:尊称对方。
眼空:眼睛明亮。
方醉眠:刚刚醉意朦胧入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铁厓先生回归钱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意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西湖的美丽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铁厓先生归钱塘》是元朝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作于公元1345年左右。此时正值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民间疾苦深重。张宪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人生的起伏,由于他的正直和才华横溢,得到了世人的赞誉,但也受到一些权贵的排挤。
在与张宪相关的时代背景下,元朝的统治已经进入了晚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而钱塘江地区则因其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风景,成为了文人墨客的理想之地。对于张宪来说,这里是他的故乡,也是他心灵得以寄托的地方。因此,当铁厓先生即将离去时,他怀着不舍之情写下了这首诗,以此表达对这位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