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二
朔客苍头一尺髭,酒酣气热卷芦吹。花娘不展徘徊拜,虚负王孙五字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天的客人,头发灰白、脸庞清瘦,一杯酒下肚,浑身火热。他卷起被褥,准备吹奏乐曲。美丽的女子还没有完全展开身体,就围绕着这个冬天来客不停地拜见,因为害怕错过了这位诗人给自己留下的美好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朔客:指北方之人。
2.苍头:指头发灰白的老者。
3.髭:胡子。
4.酒酣:饮酒后兴致正浓的时候。
5.卷芦吹:指演奏筚篥这种乐器。
6.花娘: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7.不展:不舒展,这里指因欣赏音乐而陶醉不已。
8.徘徊拜:形容女子在乐声中来回拜谢的舞蹈动作。
9.虚负:白白辜负。
10.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谓,这里泛指公子哥儿。
11.五字诗:此处指的是该诗作者所写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苍劲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边塞诗人形象,通过酒酣、卷芦等细节,展现出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广阔胸襟。同时,用“花娘不展徘徊拜”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感,是对现实社会的深深感慨。全诗借物抒怀,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沉痛的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二》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张宪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明朝初期,大约是公元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已经灭亡,明朝建立,社会相对稳定。
在创作这首诗歌之前,张宪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元朝的官员,但因不满元朝的腐败和压迫,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后来,他又积极参与推翻元朝的斗争,并在明朝建立后,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被誉为“铁笛道人”。
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氛围也日渐浓厚。张宪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以铁笛道人的身份,通过筚篥这一乐器,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关注。
去完善